2020年4月6日 星期一

新書推介—哈金Ha Jin《李白:通天之路》

【新書推介】從事教學工作之愈久,「李白」愈變成了工作上的專名,也代表生活上不要再碰的沉悶東西。或許是因為封面上那激烈灑潑的墨彩,讓我翻開前言看看。王德威的序言說:「或許有了語言文化的距離,哈金得以從不同角度,看待這位「詩仙」的生命軌跡……」 有甚麼不同呢?還不是那些史料,還不是那些詩歌? 一經掀開,欲罷不能:許多從來未聽過的材料,紛至沓來:例如他對「干謁」的渴求、習武任俠的經歷、入贅的婚姻、三教九流的友誼、對道教的追求甚至於領受道籙、對功名的執着、在永王政變中的取態、晚年仍想參軍、「遇赦得還(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始末。
教書多年,每逢教到李白,我總是用「唐代的一顆大明星」來吸引學生的注目,這倒也沒有大錯,可是,更加正確的做法,是在往後的講述中,還原他作為一個人的本質。其「浪漫主義」、「放蕩不羈」、「灑脫豁達」、「天才橫溢」等等的形容詞,恐怕離李白的「真身」越來越遠,學生也不可能就此願意膜拜學習。
李白臨終常以「神馬」和「大鵬」比擬自己,醉心成名,也受逆向潮流—道教的吸引,兩邊都追求,兩邊也失落,猶如兩匹駿馬互相扯着繮繩,向着相反方向猛奔,痛苦不堪、孤獨不堪。從這個角度,根本是任何一個有追求的人,所可以借鏡的學習對象。從這個角度,或許可找到文學教育上新的立足點。

2020年2月21日 星期五

李白在湖北?(二)

就在今日的 #武漢 沿漢水向北行,有一個地方叫襄陽,#李白 來到這個地方碰運氣,找機會。他得知他其中一個喜歡的前輩 #孟浩然 就在此處,便主動拜訪。誰不知一見如故,言談甚歡,彼此根本沒有甚麼代溝了。李白自必然為孟浩然寫過幾首詩,其中更有一首,貼滿了小學的梯間,人人會背。
話說李白婚後仍然希望碰運氣和找機會,旅行至江夏(相當今天湖北安陸以東),恰巧孟浩然也來了此處,大家相約見面,一同出遊,過了一些快樂的日子。及至分別之時,李白就寫了這首不知多少人轉引過的《#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的成就或影響力有沒有超過 #崔顥 的 《#黃鶴樓》,就見仁見智了。

2020年2月13日 星期四

李白在湖北?

常提及湖北武漢,總令我想起李白的經歷。
今日所說的武漢巿,係由武昌、漢口及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
就在李白年輕的流浪時期,他來到武昌蛇山上鼎鼎有名的「黃鶴樓」,看到一首詩,結果斷言,他怎麼寫也寫不過這首詩,便擲筆放棄了。

這首詩就寫是由年輕才俊崔顥所寫的《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 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傳說當地有家酒館,曾招待一個老人,這個老人不付酒錢,卻在牆上畫了一隻黃鶴。這隻黃鶴竟然會飛下來聞歌起舞,令酒館聞名而生意興隆。十年後老人重臨酒館,騎着黃鶴飛走了。

崔顥就是據此傳說開展這首美麗的詩歌。
這首詩怎麼美我就不多談了,吟誦三遍,詩意自見。

今日疫情嚴重,讀此詩有另一番體會。寄望百川復晴,芳草重生!


2020年1月29日 星期三

【新書介紹】森川亮《10分鐘完成每件工作》 總結了這個Line前CEO的工作智慧。
這種書很暢銷,反映了職場人應付不了每天工作的焦躁。我一般都不讀,見這個標題實在太誇張,便不耐煩地翻翻看。

點子速摘:
 1 開會事前準備,只表達意見,後立即表決。
2 PPT 只寫綱領加圖片,最多加caption,其他口述解釋。
3 電郵以最簡短的方式回覆。
 4 閱讀只看標題目錄;不看最新鮮的資訊。
5 將工作拆成10分鐘一個單位。除了加速,也容易分配出去。
6 拒絕做沒把握的事。
7 多提醒(團隊裏彼此提醒)
8 揪出時間小偷,包括電腦和不整潔的空間。
9 每週日安排下週計畫。
10 堅持回顧。





短評: 先不論點子聰明或否(有一些想試驗),能這樣敏銳地、專注地、抽離地留意自己的工作實況,並要作出總結和反思的人,本身就是很厲害的人。讀者受啟發是有可能的,但能否襲用、化用成自己的方法,還要看那人的智慧和執行紀律。 另外,整本書的潛台詞是把工作時間的一分一秒都不浪費掉,捨棄空想、討論、耽誤這些所謂垃圾時間,才可騰空較多公餘時間。如果統統如他的方法執行,要注意團隊因缺乏軟性溝通而凝聚不起來,也要注意團隊過分實幹、務快、務多而缺乏創新性和以人為本。 點子如何實用,還看讀者自己的修為。

2019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虹膜炎

兩年前我第一次患上虹膜炎。病發初期對這個病沒有認識,還以為是從學校這個高風險地方感染了紅眼症。病徵是眼白的紅筋未能通過休息、滴眼藥水而消退。眼部有輕微的冤冤痛,佈滿紅筋而致的灼熱感,輕微痕癢,容易疲倦。無良普通科門診醫生,認同我的估計,斷診為紅眼症。開了一些感冒藥和類固醇。用藥後無效,決定拜訪眼科醫生。
眼科醫生開始聽診時說一般紅眼症不應用類固醇,所以我決定列那個坑口的黃綠醫生入黑名單。
眼科醫生經過一輪檢查後,便斷定是虹膜炎,說之前用類固醇是錯有錯着。
虹膜炎是自身免疫力反過來攻擊自己的眼睛所致,並非感染回來,也不會傳染出去。若治療不善,可演變成青光眼、白內障,甚至完全失去視力。順帶一提,虹膜炎通常伴隨着強(僵)直性關節炎出現。我雖然驗過血排除了這個可能性,但事實上我的確長期起床的時候有強烈背痛,情況和強直性關節炎的徵狀相似,只是沒有那麼嚴重而已。虹膜炎的病友請務必同時檢查自己的免疫力狀況。
醫生隨即處方類固醇眼藥水和眼膏,每兩小時用藥一次,眼膏晚上臨睡前用,延長藥效。比較辛苦的是放大瞳孔藥水,醫生說就醫時瞳孔後面已經有小部分被黏住,說嚴重的話,瞳孔開合將不能自如。聽到這裏,我知道事態的嚴重,瞳孔開合調節,決定進入眼睛的光線量,不能收縮還好,怕光還可以戴墨鏡,倘若不能放大,便再看不見東西了。放瞳藥水就是要對瞳孔施加外力,強制它因黏著而永久失去調節功能。
接下來就是頻繁的復診的生活,其間因放瞳而畏光,大約兩三週後,眼球變很清澈,紅筋全消,這便回復正常了。醫生說,它會回來的。

兩年後的今天,它果然回來了。回去找同一個醫生,這次比較輕微,沒有黏著瞳孔,不用放瞳。期望一切順利。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千萬別買這本書《hygge丹麥幸福學》

不是說這本書提倡的觀點不好,只是強調“別買”。原因是這本書“一本等於一頁”,你隨手翻開一頁看看便可以,其他頁次的內容只是不停重複。由於我購買了,爭取把每一頁都看完,結論依舊不變-“一頁等於一本”。我深信編者一定同意我的話,只是為了賣書閉口不說罷了。

2017年2月16日 星期四

幸遇先生何(五)

踏入門口,一個四十來歲的媽媽,看着座位上二十歲左右的兒子在學琴。聞說他們是湖南的,居深圳,兒子準備去美國讀書。兒子在發問,先生在解答,媽媽在覆述。最後媽媽付鈔後,二人就離開了。
先生最近涉足內陸,有不少工作機會,我很為他高興。回來後他不時分享見聞,一言以蔽之,錢真多!

我見他向那男孩指導一些基本練習,便嚷著要學。這次真的有很大得益。
一個學習者的成功大概有幾個要表素:1、練習材料;2、練習規律;3、練習方法;4、練習心態。
先生何介紹了兩本書《Rock and Lead》,展示練習方法:速度由60bpm起步,過程不能有錯,一出錯從頭再練。練的時候有個奧秘,就是注意正板的accent落重pick,這做法除了可建立節奏感,我覺得還可以幫助記憶,甚至可更明白樂句的感覺。 首幾次練習爭取把樂句記住,之後憑記憶進行練習。若果練習沒有出錯,就提升速度。每天30分鐘,若持之以恆,三個月後可挑戰100bpm。這一下子,材料、方法、心態全有了,剩下自己能否建立規律。成功在望了 。

每天23~06睡眠,06至0630練習,不知可堅持多久。

2016年1月31日 星期日

《中文急救》︰退修期(Study Leave)的自習策略

不少同學詢問退修期的備試策略。我認為不用太大壓力,每天做一點功夫,原則是輸入輸出兼備、持續閱讀、以讀寫帶動說聽綜合。


一、每天做一個閱讀理解練習,文白皆可,自己對答案。(30+15分鐘)
二、每天為三題作文題(陳年試題)擬寫大綱,最好可以找老師給予回饋。(20+15分鐘)
三、每四天完整寫作作文一篇。務必利用不停更新的詞語佳句簿。(1.5小時)
四、和同學組成五人小組,每天做口語溝通練習。如有老師指導,一天一次足矣;如沒有,則做兩次。(25+10分鐘)
五、聆聽和綜合練習方面,每週做一次即可。寫作部分,做詳細大綱(拆點)練習即可,無必要從頭做到尾。(45分鐘)


恆心毅力,比盲目操練有效。祝各位考生成功抗擊年獸(手機),專心備試!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岑參《丘中春臥寄王子》

《丘中春臥寄王子》    岑參

田中開白室,林下閉玄關。
卷迹人方處,無心雲自閑。
竹深喧暮鳥,花缺露春山。
勝事那能說,王孫去未還。


這是岑參十五至二十歲之間歸隱時所作。甚麼?十五歲以今天的青少年而言,連凸顯張揚自己也來不及,人家已經歸了!還是以郊外旅行來理解好了。

作者當時「旅居」田間,住在田中的「民宿」中。他非常宅,好天氣也不出外走走,把自己關在房裏,享受閑來無事的好時節。如果時下自盡尋短的人兒能有此雅興,或心煩時隨時覓得一民宿匿埋一陣,也許能挽救不少破碎的天下父母心。

即使關在宅裏,沒有臉書,還可閱讀窗欞,遙望滿山花木竹鳥。真爽!不用暗爽,直頭可以高唱一首陽光點的歌。

誰不知唱到I say 1 2 3 4之後,卻聽不見和應的那個誰。

都說這不是真·歸隱!

掛住那個王先生怎麼辦?

都無計,又要型,又要去避靜!活該!

2015年10月22日 星期四

《中文急救》︰寫作︰記敘抒情文的基本框架

雖然文無定法,法無定型,可是讀過不少考生的作文後,發現基本上還是有個常態。就是說,如果連這個常態是甚麼也不掌握,那麼一切的所謂變奏,也只是碰巧碰出來的。我就着這個常態,作一下修訂,希望幫到列寫大綱時常常不知所措的考生。


1. 事件的緣起(含心理描寫);
2. 事件的發展(含心理描寫);
3. 「我」遇到兩難(心理矛盾)這是「情/感性」部分,須大書特書!
4. 觸發點—致使價值觀轉變的「情節」(仍然是敘事部分,不可忽然跳至「感悟」部分)
5. 化解兩難(或稱道理/感悟段)這是「理/理性」部分,須大書特書!
6. 昇華段—將因事而起感悟,擴充至生活通理(文化層次、宗哲層次)的論述。
7. 收束—回歸那件事,事到如今,冷靜下來,沉殿過後的深情結語。


注︰
1. 敘事部分,心理描寫是上品考生的表現,練筆時要要求自己多寫。
2. 感悟部分,情理兼備是上品考生的表現,練筆時要要求自己加以拓展。
3. 第6部分(昇華段)可有可無,要拿5級,最好具備。

2015年10月15日 星期四

幸遇先生何﹙四﹚

何先生對結他永遠有龐大的熱情。他最喜歡的是Gibson的335,他喜歡335的延音,也喜歡它獨特的半空心共鳴。其次他也喜歡Les Paul。兩支結他我也沒有,這令我心癢癢。越是明白一種多西的獨特性,越是明白他難以取代,便也越喜愛這東西。
今天我問何先生怎樣練習可以更有效率。他明白我肯定是遇到時間不足的問題,直接跟我説:"是要犧牲的了。你知道我教多少學生?大約廿多個。如果以教六天的人來説,這不算多了。出去彈gig也不多。其餘時間都是練習,每星期夾band一次。" 在他口中,永遠都有練不完練不好的東西。我明白了。所有事情都沒有捷徑,若要彈得好,只有放下一些其他東西,所有東西都摟著不放,就甚麼也做不好。後來他説:"老婆支持嗎?" 我説沒有反對。他説"暫時。" 他笑笑然後繼續説:"我老婆也是這樣。後來會問你,這些就是Jazz嗎?這些就是你好鍾意的東西? 再過些日子她會説可否細聲一點,哈哈!"他笑着叮囑我:"練嘢閂門練!"
最近何先生教我藍調。事緣我想找個偶像去模仿,選擇了Robben Ford. 何先生非常驚喜。原來Robben Ford是他在美國時期師從最久的一個老師。他陸續展示Robben Ford的書、照片,很多上面都有簽名。他説Robben Ford很喜歡Eric Clapton,於是他便開始教我由Robben Ford編寫,一首Eric Clapton 的Blues。三堂過後,我知道,何先生要藉著這首blues教我控音和觸碰的重要性。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中文急救》:義大利泡沫咖啡般的作文

調一杯義大利泡沫咖啡,一般先注入半杯咖啡,然後加入半杯熱鮮奶,最後再用茶匙把奶泡沫逐勺逐勺鋪在咖啡面。如果想添些色水,可再撒上巧克力粉或玉桂粉。
喝的人喝一口,應該可以同時感覺到咖啡、奶、和泡沫三種口感。這種口感既分割也融合,有經驗的人可以喝得出三為一體的混合效果,稍為不敏感的人,也可以各取所需,讓舌頭順著心意,主動感受其中一層滋味。前後兩種人沒有優劣之分,只要他喜歡,那杯就是好咖啡,而那個人也會享受其中。
多年來,我都用Cappuccino 來形容中學生作文的標準----起碼要有三層。第一層是敘寫那件事;第二層是事件帶給自己的感悟;第三層是從這次感悟所延伸的思考,通常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通理。第一層必然表達清楚,所有讀者都理解得到;第二層或明言或暗示,讀者因此深意而得到一種感受,通常因而喜歡這作品或作者;第三層通常只能暗示,或通過高超的技術,讓讀者自行領悟。讀者如領悟到這層通理,一般會對自身生活進行反思,甚至改善自己的生活。如能產生這樣的影響,文章的價值就比較高。
最近和中六進行"名著及影視作品改編"選修單元的教學,電影版《畫皮》讓同學看得如痴如醉。電影敘述妖勾引王生的故事,此謂第一層;真愛可破除萬難這道理是第二層﹙王夫人、龐勇、小易都是象徵真愛的正面人物﹚;人世間的愛情婚姻也不過如此,只有信任和犧牲才最可貴這類領悟,屬第三層。同學陶醉於劇情,可憐王夫人、為小惟咬牙切齒是被第一層吸引。如果明白導演想表達愛情真諦是信任,這是作品第二層的力量。如果同學在看戲過程中想到自身的生活,進而感到震動,這就是第三層對人的影響。


觀千劍而識器。同學只要看作品看得多,筆下自然如有神助。

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師傅

向來都很尊敬叫"師傅"的人,雖然只是熟能生巧罷了,不過,沒有用心的話,管你多熟手,也難歸魯班門下,被人稱呼一聲"師傅"。
今天嘗試做一件未做過的事情--光顧現代鞋匠打鞋踭。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做甚麼,只知道我那雙皮鞋的外沿都磨蝕了,由於那雙鞋很貴,打算穿一萬年,眼見已磨及木頭,便不
忍心,想保養一下。
"坐低!把鞋放上檯面!"
師傅隨即拿出兩塊頗厚的膠墊,"全膠和半皮,要邊種?"
問過價錢一樣之後,我見原來那塊也是半皮,就要半皮。
"好!" 便開工。
工序:拆除舊墊,磨平踭面,塗膠水,貼上新墊,剪邊,打磨邊,打磨踭底角度﹙只是非常微小的角度﹚,髹色﹙新墊的皮邊塗上黑色﹚,最後揩擦,完工。﹙全程有專業機器幫忙,略﹚
時間大約是6-8分鐘。哇塞,如果只看那個後跟是新的一樣。又看了一次表演,經歷一次新體驗,滿分歡喜,付了鈔,穿上鞋準備離開。
哇塞!!!重點此刻才領略到----比起之前更舒服!!!﹙最後三字要加reverb讀﹚
為甚麼會這樣???為甚麼會這樣???是力學、數學、心理學還是經濟學?
150元,抵!
謝謝師傅!!x3
"多謝!"師傅淡淡然。
通常高手的回應都是淡淡然的有型。

資料:佐敦站內Groom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Luis vas de Camoes 詩鈔《Of that forlorn and happy breaking day》

Luis Vaz de Camoes (1524-10.6.1580) 是葡萄牙著名詩人,在里斯本出生及逝世。他的生平介紹一般都提及水他曾戀上一個皇帝也看中的女人,有緣無分,傷心非常,那個女人還傷心致死。之後,他參與摩洛哥戰爭,受到箭傷致一眼失明。他旅居至一個叫Goa的地方,寫了一首諷刺詩,遷怒了一個葡國士兵,被驅逐到澳門(哇!好近啊)。後來放還歸國,中途還遇到海難,靠一木板倖存。他終於又流落到Goa,因負債被捕,過了8年的牢獄生涯。1569年他獲准前往里斯本,皇帝給他少許養老金,本來還可過活,誰不知這皇帝駕崩,養老金也沒有了。晚年貧困淒涼,被以前一個僕人照顧,到街上行乞,勉強苟活,終年56歲。

聽起來,好像不比杜甫過得輕鬆。

今天daybreak,就選他Sonnets中一首《Of that forlorn and happy breaking day》來讀讀,由Austen Hyde翻譯成英語。

Of that forlorn and happy breaking day
that rose so full of ache and sweet devotion,
as long as hearts have yearning in their motion
let the remembrance in the world hold sway.

Only the daybreak, mottled and serene
as she peeked up to cast her lighting gaze,
looked on as one desire parted ways
with one more, never after to be seen.

Only she saw the streaming teardrops well
together, as they ran from each one's eyes,
into a river's long and widening surge.

The daybreak glimpsed the brokenhearted words
that could have turned a fire into a freeze
and granted rest to souls condemned in hell.


不論生活怎麼苦,總要能夠在苦中尋樂。
即使只是一個daybreak,起碼可以讓人喘口氣。

2015年7月26日 星期日

葡萄牙的咖啡

早已聽人說過,歐洲人喝咖啡只喝expresso,一直難以置信,expresso又濃分量又小,最能夠設想的只是早晨上班一族,匆忙卻為着提神之故,尚可接受。今日親身來到葡萄牙,終於發現不少喝咖啡的小誤解。
第一,所謂coffee (有簡稱coff),就指expresso (有簡稱express),不會誤會。
第二,他們喝咖啡,絶不為解渴,不少人喝完咖啡,需伴着白開水一大杯喝。咖啡相當濃烈,有刺激、生津、提神、頂癮的效果。
第三,喝咖啡的時間當然離不開早餐、下午茶的常規做法,不過真正指定動作是-飯後。想不到大部分人飯後,飯桌清理乾淨後,例必柯打一杯咖啡,作為完美的終章。甜品不一定吃,咖啡誰都會喝。
第四,一杯咖啡1歐羅,雖然相等於9元一啖苦藥,感覺很不值得,可是從好的咖啡味道難尋的角度、從火車站廁所也要5毛錢歐羅的角度,卻還是誰都願意給的。
第五,分量根本沒有一個expresso杯,而只有半杯滿,真是在毒品和威士忌以外,最昂貴的液體。
第六,葡萄牙飲食都相當濃味,這樣看來,喜歡expresso也不是沒有理由的。點一杯咖啡,通常還附送兩包糖,不過不放糖,放一包和放兩包是完全不同的體驗。
現在我已習慣喝expresso了,不知回去是否還保持著這種習慣呢。















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

FADO-葡萄牙最動人的音樂

FADO是葡萄牙的傳統音樂,由於組織簡單,容易在餐廳裏進行,所以在里斯本、波爾圖等葡萄牙城市,很容易便可找到有現場FADO表演的餐廳,可以邊品嘗西葡美食,邊欣賞這個活的音樂文化。
FADO,也叫GANDUFADO, 是"用心"演繹的音樂,一般由一把吉他、一把Viola便可伴奏,吉他處理低音部分,用近似walking bass的方式伴奏;viola﹙一把充滿特色, 洋蔥形、12弦、琴頭有銀色不銹鋼弦扭的葡萄牙吉他﹚處理中至高音的和聲、旋律及solo部分。當然,多數時候不少得一個上了年紀卻風韻猶存的女主音,負責歌唱主旋律,和與現場觀眾溝通。
女主音唱歌前後都一定和觀眾聊天溝通,好的演唱者甚至可以關照到場內每一檯人客,令他們覺得歌曲是為自己唱的。
主唱者身上一般會披一塊紗巾,這是表演的必備服飾,有時用來披搭人客,有時作為演繹情景的道具。
歌曲的風格有點法蘭明高的感覺,都是充滿熱烈的情感,一發不可收拾,不過相比起法蘭明高,又實在溫柔許多,哀怨許多。偶然有男士主唱不用驚訝,雄厚的聲線,一樣可以打動來自世界四方的觀眾。


2015年4月16日 星期四

幸遇先生何﹙三﹚

只要開始了一個話題,何先生便滔滔不絕,無時無刻都願意將爵士的學問和心得傾囊相授。有時講得太急,上氣不接下氣,轉身對門口捂嘴咳幾聲。
"你食唔食煙架?"
"唔食。"
做我們這一行,多數人都不抽煙,甚至視為禁忌。
"點解啊?"
我有點愕然。
"食煙彈嘢好啲架,你唔知架咩?"他補充說。
我還未懂得應對,心中找尋着合理的依據,想起像Charlie Parker那一代人,很多都是因為過量服食海洛英而早逝的。大概何先生是覺得感覺好點,或頭腦清晰,比較容易產生好的即興。對於講究創意、即興創作行業的人,有不少都是吸煙的,這點我不需要仿效,只是可以想象,當手指已經非常熟悉指板,音律也相當掌握的時候,似乎還需要一種感覺,抑或是一種靈動,才可以成就佳構的即興。

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

幸遇先生何﹙二﹚

進入房間後,迎接我的,是一支Gibson的黑色335,有時何先生以這支吉他作為臉書的頭像,現在有幸一會,也不感陌生。坐下來以後,頭頂也挂着一把Les Paul Standard,何先生指示我拿起他。課堂就開始了。
何先生很喜歡提問題,問題十居其九都是不用答的,當然可以答,不過答錯的居多。我開始明白,何先生要傳授的,都是一輩子的獨到心得,如果以一般見識應對,錯是肯定的了。不過為了加強互動,也主動加深自己的印象,我會刻意回答。如果何先生這種叫設問,我的那種叫設答,真正答案,總藏在何先生下一句話中。
"甚麼是爵士的節奏?"
"是不是Swing?"
"你說是Swing,你看看……"
何先生的教學充滿示範和論證,他的論證總離不開"好不好聽"這個音樂的總原則。
他要談的第一個問題是Swing feel是由鼓、貝斯等節奏樂器建立的,當然吉他樂手心中也要一直懷着Swing節奏,只要是這樣,無論彈主旋律還是即興,straight eighth 就可以了,而且好聽。
那麼,walking bass是怎樣製造Swing feel的?巧妙之處就在於在彈奏根音後,偶然在三連音的最後一拍配一下staccato 的和弦,再進入下一個根音,整個節奏就不知不覺地Swing起來了。


待續

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

幸遇先生何﹙一﹚

冒着第一堂要遲到的慚愧心理,也要到櫃員機提取學費,心想遲到損失的是我,欠交損失的是他,既然不能兩全其美,就希望不用拖欠學費。
匆匆趕上何先生的寓所,剛剛看見一個女生走出來,感覺不是這家住客,推想她肯定是如雲的學生之一。
大門虛掩,正盤算要不要按門鈴,還是拍拍門,何先生出來開門了。何先生的照片是看過的,真人比想象還要高大,行動有點不便,但對比之前聽聞的傷勢,現在能走路已經很不錯了。
按何先生的指示進入房間,穿廳路上,何先生不忘叮嚀:不用帶吉他來喇,這裏都有齊了……大的椅子是你的。我應該料想到,何先生是Gibson的代言人,家裏應該不乏吉他,不過帶着以應萬全。
"我有甚麼可以幫到你呢?"
"……我想以爵士音樂為我的發展方向……"


待續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中文急救》︰寫作︰自製「詞語簿」—猛烈進攻寫作卷的30分

有家長問,為甚麼我們沒有向學生派發一本「詞匯大全」之類的大補丸。這位家長甚有見地,明白學生的詞匯貧乏,影響語文表達之餘,也因此難以提高作文的分數。
就這樣發一本給學生,十分容易,不過肯定沒有甚麼效果,原因是︰一,學生沒有興趣死讀脫離了文章的詞語;二,生吞活剝,不易消化,學生難以妥善運用。
精研詞語是絶對有需要的,不過「詞語簿」要自己做!

前提一︰詞語簿裏面的詞語,都是提取自曾閱讀過的文章。閱讀文章越多,詞匯簿的質量越高。
前提二︰詞語簿是每個學生自己做的。原理是︰學生為甚麼會選那個詞,有其非常個人的原因。下面會談及選詞的原則,讀者將明白,每個學生手上的那本詞語簿,是最適合他自己的詞語簿。

***兩大選詞原則***
一、陌生度(學生認為陌生就陌生)
二、常用度(學生憑自己的語用經驗猜想)

兩個原則要平衡,陌生度和常用度都相對地高才收錄。
舉例︰「沉默」這個詞,不陌生,但很常用,不收。
舉例︰「木訥」這個詞,陌生,而常用,收!
舉例︰「瘦削」這個詞,不陌生,但很常用,不收。
舉例︰「清癯」這個詞,陌生,而常用,收!
舉例︰「騞然」這個詞,陌生,也未必會用,不收。
舉例︰「凌遲」這個詞,不陌生,卻不常用,也不收。
有一種也可以收錄,就是常聽到過,就是不會寫,例如「憂鬱」、「耿耿於懷」、「重蹈覆轍」、「捉襟見肘」等等,同樣符合「陌生度(寫)」和「常用度」俱高的原則。
強調,常不常用,陌不陌生,是詞語簿的物主自行決定的。關鍵是他要用心選擇,旁人那怕是老師父母都不能說三道四,因為這是最適合該生使用的。

***使用方法***
1. 每天(最好)(初中生每星期做一次也不為過)閱讀一篇詞匯量豐富的白話散文。(閱讀材料請向老師咨詢)
2. 從中提取14-20個生詞,記錄在「詞語簿」裏,最好同時記錄音、義、用法和例句等。
2. 再從中精選7-10個生詞,用螢光筆標示,在最近一次寫作功課裏「膽粗粗」試用。用錯了,老師一定會告訴你,用得好,考慮下次再用。為甚麼是7-10個?第一,負擔不用那麼重,習以為常最重要;第二,目標為本,寫作卷考生一般寫作一篇大約一千字的文章,有7-10個運用良好的生詞,平均分佈在整篇文章裏,足以令閱卷員刮目相看,打一個好的詞匯分。
3. 下次再閱讀另一篇散文,又選14-20個生詞。現在「詞語簿」裏的詞匯量已達28-40個。
4. 在這28-40個生詞裏,還是挑選7-10個「佳麗」。這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還是覺得好的詞匯,照選可也!甭管老師看膩了,向他解釋,你偏愛這堆詞;相反,試用效果欠佳者,立刻淘汰。例如「憂鬱」,已經記得怎麼寫了,用出來也沒有甚麼力量,便讓它坐冷板凳,換另一大將上場。
5. 選秀,試用,選秀,試用,周而復始,學生將獲得一批常用而經過考驗的詞匯,直到DSE的一天,派它們上場,展現台上90分鐘。

**注**
1. 7-10個只是一個「保三」的要求,如果進展良好,可以適度加碼。
2. 以上各個步驟,攻考試奪分數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培養出選詞用字的真功夫!
3. 以上的方法,我試用過很多次,多數學生可以令下一篇作文脫胎換骨,越高年班越明顯。也有失敗案例的,有些學生閱讀時不認真、選詞時不嚴謹、沒有持之以恆地在功課裏應用、過幾天詞語簿也不見了……仍然沒有效果的。


************文言文也可通過做「文言文詞語簿」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分另一本簿做。由於原理相似,筆者不開另一篇文章贅述了。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中文急救》︰口語溝通︰第一個問題是「為甚麼有這個問題?」


 「口語溝通」時,學生普遍出現東拉西扯、不着邊際、推論不完整、說理不周詳等問題。這往往是難以達到3級的原因。

 出現這個現象是因為學生太習慣「作文」;而「作文」太習慣用「腦圖」來激發對「命題」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往往是浮想聯翩,未存在因果邏輯關係,也不等於考生已具備說明這些意念的能力。

 所欠缺的是組織意念和默念(在心裏練習說明)的過程。作文的準備時間,根據經驗,最多可以延展至半小時,可是口語溝通只有十分鐘,所以,思考方法應有不同。


 今天先談「前提」。前提是提出一個理由的先決因素,是因為有了這些因素,所以確立往後的談論空間和指向。這樣解釋,學生通常不明白,換一句話說,就是「為甚麼有這個問題?」。我建議,首輪發言,大家即便努力處理「為甚麼有這個題?」就可以了。

 譬如說︰現在政府要向每一名DSE考生派發一個蕃茄,你同意嗎?

 為甚麼有這個(荒謬的)問題?

 考生營養不足?蕃茄有甚麼營養素?是不是只有蕃茄才可以提供那些營養素?

 考生是甚麼人?有甚麼需要?考生有多少個?資源是否足夠?派、不派、派一部分的優劣各是甚麼?

 政府的功能是甚麼?


 只要逐個問題處理(說明)好,莫說首輪發言,連往後的討論都可以有條理地發展下去。


 對比真實的考題︰「有人說︰大學教育應該普及。你同意嗎?」

 為甚麼有這個問題?

 有這道考題,可能因為︰現時大學教育不普及,有人怨聲載道?有人失業?有人薪水低?城巿發展慢?人民素質低?……

 大學教育(高等教育)的功能是甚麼?令人的素質從哪幾方面有所提升?沒有大學教育,是否提升不了?

 學生有甚麼需要?大學教育滿足他們哪幾方面的需要?除了學生外,是否也滿足了其他人的需要?每年考大學的學生有多少個,資源是否足夠?假設足夠,有沒有反效果?

 投入資源或回報,可能是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可多些學生修讀大學課程,和金錢收入,有沒有正相關?

 資源是否一定由政府支付?調動民間資源、用者自付,資助大學興辦自負盈虧的課程,讓想讀大學而有相當能力(成績和金錢)的學生入讀大學,是否可行?


 想出這些個問題不是空穴來風,不需驚人的神力;只需始於解釋題目中的重點字眼,想想為甚麼有這個問題,訂立前提,鎖定論述的方向。問題自然一個接一個地衍生;終於踏踏實實回答這些問題。

 能夠走穩這一步,已經有妥善溝通的條件了!

2014年9月13日 星期六

《中文急救》︰閱讀卷︰貪快是死路一條!


羅氏閲讀法

此乃處理白話文篇章的步驟,意念來自羅氏,故名之為羅氏閲讀法。

理念一:白話文一篇,限時約50分鐘完成;如分拆成兩小篇,每篇限時25分鐘完成。而本閱讀法旨在盡用時間,而不是為了儘快完成。一般提早完成的考生,只能乾坐,最多只是修補一下缺漏戓錯別字,甚少能發現閱讀理解上的重大錯誤。所以,提早完成,沒有甚麼好處。

理念二:文章可以包含許多層次,中學的篇章起碼包含表裏兩層,傑作如《岳陽樓記》、《前赤壁賦》等,可多達三個層次以上。閱讀理解能力越高的學生,可以讀出,或意會文章的多種含意,甚至聯想到自身生活。這樣的考材,亦可以分辨考生的高下。因此,設題的時候,多數要求考生抽絲剝繭,體會作者「深層的」寫作意圖和「巧妙的」寫作手法。故此,題目有時故意誤導考生,根據一句看似普通的表達,問考生這是甚麼意思,考生稍一不慎,就誤墮陷阱;也可能根據作者一個隱喻、一句反話、一個寓言、一首絶句……,問考生這是甚麼意思,倘若考生沒有吃透上文下理,就隨時中伏。

理念三:熟識、掌握考材後,答題是相當快捷準確的;否則,如要上下查找,左思右想,反而慢。

 

前提一:此步驟須經反覆訓練,直至熟練,方見成效。

前提二:此閱讀過程中,須用筆不時圈點,書寫提示符號,以便回頭參照。

前提三:文無定法,因事制宜。此步驟可因應情況省略一兩步,當然,省略越多,掌握程度越低。

前提四:時間運用是緊張的,然而,如果理解方向錯了,可能會全軍覆沒。此方法相信,一開始下筆作答,大局已定;最後即使做不完,所失的分數有限。
**************************************************************************
 

第一步:看題目。﹙考生對文章的第一印象,必須準確。題目基本上就是主旨中的主旨,萬「試」萬靈。不過,DSE卷的题目,藏在文章末端右下角,容易忽略。﹚

第二步:細讀首、尾兩段。﹙無論文章怎樣花巧,這兩段都要比較明顯地表達觀點。首段重引領揭示,末段重重申歸納。﹚

第三步:速讀﹙除首尾段外﹚其他各段的首、尾兩句。﹙以句號為一句。理同上,每段首末兩句用以揭示和歸納段意。由於仍然處於理解輪廓階段,只須速讀。﹚

此時,完成了三步,應該只消耗少於5分鐘。

第四步:略讀問題。(只求獲得印象,20秒內完成)

第五步:細讀全文。﹙平心靜氣,中速,從頭到尾閲讀,打記號,畫段落。不要超過6分鐘﹚

第七步:細讀問題第一題﹙如此類推﹚。﹙確認問甚麼﹚

第八步:回頭在文章裏細讀相關段落或句子。﹙強迫自己再讀一次﹚

第九步:作答。﹙平均有兩至三分鐘答一大题,足夠了。心要細,書寫要快。字體美觀在本卷不是太重要﹚

 

不喜要插,不明要問。旨在追求完美的做卷方略。[温刚1] 

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中文急救》︰閱讀理解︰先看題目,就有眉目?

文章內容︰

「與你無關。」(節錄)
「我所得的利益與你無關。」(節錄)
「沒錯,公司的資本是你的,不過,我所得的利益與你無關。」(節錄)
「沒錯,公司的資本是你的,不過,我所得的利益與你無關。一人做事一人當,這件事,我一力承擔!」(節錄)


題目︰兒子向父親說「與你無關」這句話,是甚麼語氣?

A. 生氣
B. 挑衅
C. 傲慢
D. 激昂
E. 嚴肅
F. 輕率

以上的題目和答案乃胡亂創作,看倌不用認真回答。文章就是這樣,多看一句,少看一句,意思已經大有不同。同學試想想,如果開卷後先看題目,再讀文章尋找答案,所尋找到的答案,有沒有把握?

有些老師教學生先看題目,讓心裏先有點眉目,回頭讀文章時更得心應手。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只是,要符合以下條件︰
1. 題目問及資料性問題(「甚麼」、「怎麼」、「誰人」等);
2. 題目問及文章的表面意思(而文章不包含深層含意);
3. 考生不會先入為主,被題目左右判斷。

不過很可惜,DSE的閱讀卷不符合上述條件︰
1. DSE閱讀卷需要有很高的判別能力,把精英判別出來。題目所考查的,不可能只是簡單的覆述能力。
2. 承上,為了考核考生的理解能力,題目一般問及文章的深層含意。為了方便設題,考材文章的寫法,一般包含「表面」和「深層」兩重意思。寫法或採「先破後立」、「故弄玄虛」、「今昔對比」、「以樂寫悲」、「類比推理」、「寓言說理」等別開生面的手法。以這種材料命題,考生不反覆前後參照,也難準確理解主旨。
3. 考生為18歲的青少年,也是常人一個,先入為主也很正常。看罷題目,回頭找答案,以為可以更聚焦;誰不知焦點太小,也缺乏上文下理的推敲,往往被狼一般的奸猾題目「跣一鑊甘」。

請循其本,踏踏實實把文章吃透,閱讀時間雖然長了,但是做卷時間短了;即使最後做不完,前面的答中率高,要拿3-4等,只有這條路。下次談做閱讀卷的步驟。

2014年9月1日 星期一

《中文急救》︰作文不想做二等公民?

寫作是一種能力。雖然它經常背負着「文以載道」、「情真意切」、「經國大業不朽盛事」的重擔,可是,由執筆書寫、遣詞造句、提取資訊,到布局、謀篇、審美、篩選等等,無一不是技能。正所謂「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只要是技能,必然可以經操練而熟習。

DSE中文作文由2等到3等,好像困難重重,考生驚慌失措,去坊間補文化、買筆記、背名言、記修辭……可謂藥石亂投,方寸盡失。如果你長期是2等公民,文化內涵有那麼容易掌握?名言哲理有那麼容易應用?背一兩個修辭格就可迷惑閱卷員,讓他們給你一個3等?

 我勸考生踏踏實實,寫好每一個字,煉好每一句,表達好每一個小意念。要知道,做到這三步的考生,其實不多。至於怎樣才能做到?我認為沒有好的寫作「狀態」不能為!

 要培養寫作狀態很簡單︰每天抽出十五分鐘,計時,拿起筆(或打開平板電腦),狂寫;想到甚麼寫甚麼,甚至談不上「想」,即便意識不太成型,讓自己寫出來,十五分鐘完結,必須停止,保存實力,有言而未盡者,翌日再續。

 目的只有一個,保持寫作狀態。

 注意事項有三︰一、「架生」要齊備方便,筆、本子、平板要隨身攜帶。二、「每天十五分鐘」,關鍵詞是「每天」。只要做得到「每天」,保證2升3。三、可以告訴一個/些朋友,你有這個計畫,或將每天寫的東西上載到公開網站,讓「契約」幫忙督促自己。不過記住,無人需要批評(包括自己),即使有人批評,大可一笑置之,因為自己內心知道,這不是文章,只是練筆。

 今天是9月1日,中六的同學仔,不想做二等公民?來得及!

利申︰這個方法是陳慧老師在一個工作坊上講述的(她稱為「二十分鐘寫作練習」),我遵行過,認為十分有效,希望香港學生得益。

2014年7月23日 星期三

詩鈔︰辛波斯卡Wislawa Szymborska《喜劇演員》 胡桑譯

喜劇演員


首先,我們的愛會死去,哎,
兩百年後,
至少,我們會再之相遇。

這一次,在劇院中,我們由一對
喜劇演員扮演,
他和她,公眾喜愛的演員。

只是一齣小鬧劇,夾雜着歌聲、
行話、玩笑,以及終場鞠躬,
一場具有風俗特色的喜劇雜耍,
差點震塌了劇院。

在舞台上,你將無休止地
取悅他們,戴着領結,
以及小小的嫉妒。

我,愛的愚蠢人質,也會如此,
以我的心、歡樂、王冠,
然而,我的心碎了,快樂逝去,
王冠跌落於地。

聽着笑聲中響亮的疊歌,
我們相聚,又離別,
七座山,七條河,
增加着我們的痛苦。

假如,我們不能擁有足夠的
絶望、憂傷,以及這一切,
那麼,高傲的言辭將會消滅我們。

然後,我們起身,鞠躬︰
希望你們喜歡我們的演出。
所有的贊助商,帶着妻子,
將鼓掌,起立,離去。

他們重返生活的牢籠,
那裏,愛的老虎偶爾將會盛怒,
不過,這隻野獸已太馴服,不再咬人。

我們將把那些古怪的人留在門外,
那些頭戴愚人帽的蠢貨異教徒,
我們傾聽小鈴鐺的響聲,
日日夜夜。

2014年7月22日 星期二

Three Tall Women三個高女人by Edward Albee

在媽媽準備入院的日子,看到《三個高女人》,實在令人安慰。雖然結語不是太吉利—「最好的時光就是死去那時後」—可是對於惶恐終日的人來說,這句話,是善意的。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Equus

 只能買到加場的票,好處是可以先聽一下別人的觀後感,壞處也是聽了別人的觀後感。問題是大部分的話題,都集中在脫得多不多上;如果真的只有這些可說,劇團一定覺得很失敗。
  故事大概講述一個戀馬的少年一夜間用蹄勾刺盲六匹馬的眼睛,他被送往一個心理醫生的診療所接受治療。心理醫生為了診治他,逐步剖析少年的內心,發現少年的成長、信仰、社會環境,無一不影響着他,導致他這次的非常舉動。
 父母輩對少年的影響是巨大的。父親是個偏激的無神論者,母親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二人對少年的教育,令他的靈魂不再自由。父親反對資本主義社會,甚至認定看電視嚴重毒害小童的心智,對少年的一切都要過問,自己卻偷偷去看色情電影而自感羞恥;母親事事本於聖經,連孩子的性教育也說「要得到神的允許」。可見所謂道德,嚴重限制了少年的個人意志,罔顧他成長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
 一次騎馬的經驗,令少年深愛上馬;也由於父母狠狠地把少年從馬背上扯下,令少年從此不敢再策馬揚鞭。
 少年膜拜馬,享受奔跑時的暢快;心理醫生羨慕少年,佩服他敢作敢為。
 心理醫生明白到這一點,心裏生出龐大矛盾︰那麼,是不是所有思想都干預自由意志?「我在這裏幹甚麼?」
 「為甚麼人會將兩件毫不相關的事情扣連在一起?」「慢慢你連自己吃了甚麼也不知道」「我們有很多令人講真話的藥,Panadol是其中一種」……這種台詞,在黃秋生的嘴巴裏說出來,不知為甚麼,自然有政治諷諭的感覺。黃秋生還是不要說這種台詞了,不然角色很容易變成演員,觀眾抽離了就難以投入。話說回來,黃秋生的演技的確爐火純青,收放自如。心理醫生一角,雖然冷靜理性,卻不停變化。由一開始勉強接管少年,到逐漸認識、同情、妒忌少年,以致到最後受到少年行為的啟發,反思自身,反思人生。
  在演法上,筆者認為一開場醫生從律師朋友口中側聞少年一事這一情節,可以向「不想接收少年」這個行動方向傾斜多一點,不然這個前因太長而沒有戲,觀眾很快失去興致。
  張敬軒的演技由劣評到好評,可以想像,他在這麼多場的演期中一定有許多進步。不能否認他是傾情傾力演出的,單是這一點,應該給予掌聲。不過,的而且確,少年一角的發揮空間可以更大。由被箝制思想的小童,到個性解放的野馬;由對所有成年人不信任,到對醫生生出戀父情意,張敬軒都沒有演盡。最起碼,他絕絕絕絕絕不應該把少年演成五歲的白痴,既演得辛苦,效果也不好。不知這是演員還是導演的選擇。劇本要呈現的是一個有思想,而且是純潔化身的十七歲少年,即使難演,大可遷就演員,演一個廿多歲的失常者,而不是一個五歲的白痴。
  在馬背上性高潮,相信是劇本裏相當重要的象徵符號。要令觀眾切身思考個人心性和社會意識間的矛盾,那些戀馬(小金子)的瘋狂和馬槽裏的(偷)情戲,如果不能刺激衞道觀眾的性欲,便不可能同情少年,更不可能進一步思考主題。因此,全裸不全裸,選擇的空間應該不大。
  原始民族音樂、掌控情緒的聲效、陰森可怖的燈光,都屬一流;演馬的舞蹈也恰如其分,不演馬的時候在背景起哄營造輿論壓力的意境等,導演的功力在這些地方也都可見一斑。
  場景的樑柱太多了!本來不是問題的,「工」字鐵也幫忙呈現工業社會對人性的壓榨,但是場地是三面台,坐在側面的觀眾,超過一半的時間都看不清楚演員;演繹時也設定正面觀眾為演出方向,竊以為導演絕對可以加以處理,在不傷害戲的表現力的前提下,滿足更多觀眾。。
  總的來說,這是一場精彩的表演!由引介劇本到激情演繹,可得見劇場人的誠意,值得支持!
 

2014年3月22日 星期六

三生三世—聶華苓

我覺得一個忠於寫作的人,他一個是對語言有興趣,然後就是對人有興趣,又對文學有興趣的話,那就很自然地會創作了。—聶華苓


這部電影,除了拍出了聶華苓的一生,也拍了現代中國人的狀態。她說︰二十世紀中國人的狀態就是分裂。自已在台灣是大陸人,在美國是中國人,在中國是華裔美國人。

其實,甚麼時沒有這種分裂?

大陸仔、英治香港人、中國人、中國香港人、香港人……

這電影有另一部分令我很感興趣,就是IWP愛我華國際寫作計畫,那是Paul Engle,聶華苓的丈夫辦的團體。小時候讀白先勇的《驀然回首》就聴聞過這個神祕的組織。原來,原來這些前輩都有個共通點,就是都來自被壓擠的國家。原來,原來,那批作家,包括一些中國作家,都那麼寂寞,我完全明白《驀然回首》了忽然。實在太有意思了!這鼓勵了我要辦好書會、詩社的念頭。

希望更多人可以分享到這部電影。

2014年3月8日 星期六

Twelve years a slave被夺走的十二年看罢

奴隶制度废除多年,歧视和剥削却未有停止过。我们经常用今天的目光去怜悯从前的人,站在道德高岗上同情当时的弱势社群。然而,当消费主义继续横行,买车买时装买电子产品成为生活常态时,又有没有注意到不少人为这些新奴隶主付出了血汗,却未获得公道的报酬;同时,不知为何阶级的优越感随处可见,外佣被欺侮时有所闻…大自然被破坏、城市原居民无法置业、教育产业化、公共空间缩窄……在我们身边,自然而然,同呼同吸,活生生的欺压,却永远没有当代人注意。人是否总要到后来才醒觉?
还记得那个奴隶主说:我没有罪,人有权处理自己的财产。这和现在有人说:我辛苦赚来的钱,有权花掉,换来更舒适的生活一样,听起来合情合理。

华尔街狼人看罢

。。。我在想马田不可能拍这样单薄松散的戏。。说一夜致富一夜致穷,有甘耐风流有甘耐折堕,对美国梦的质疑?对贫穷问题的反思?对贪婪人性的批评?。。。
如果要帮他想,可能他想拍一个没有情的世界。最后没有人成功,也重新进入循环怪圈。不过恶性循环结尾是马田电影的常格,也没有什么惊喜。
当然,演员的表演,导演控制的场面是精彩的,三小时不觉疲倦。

2014年1月5日 星期日

如此長江滾滾流

我們到底要選擇甚麼?人還是制度?無疑,有這個權很有意義,起碼後來者會思考前面這個問題。但如果「不會」呢,還有沒有意思?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們要改變人去遷就政策,還是要改變政策去滿足人?人的生活到底因甚麼而滿足?就當我們不是要選一個人,那麼我們是不是去選一個黨?一個黨是甚麼?就是一種思維?一種偉大的理念?抗衡的力量當然很重要,但抗衡力量之所以成立是因為有希望。經歷過幾千年歷史包袱的人到底還有沒有希望,如果有不少人心裏都很折衷的話,這個所謂希望的力量也不大,那麼抗衡的力量也不大。是不是這樣?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一杯清茶

三年前在丽江遇到过第一次,今天在香港机场一家中菜馆遇到第二次这样的情况:餐馆上茶竟然要另外收费。

不论到哪里,只要是中国人的地方,奉上一杯清茶是基本礼貌。所谓"过门都是客",无论对方是挚友亲朋,抑或来意不明,只要进屋,必然奉茶。就像香港的茶餐厅一样,最多是茶叶的品质差一点,甚至淡而无味,但客人什么也未点之前,茶已安放桌上。试代入外国人角度,他们来到香港,未经过青马大桥、国金、维港之前;未体会到生活节奏快,办事效率高的文化之先,只要他们坐下用过第一餐,定可感受到这种代代传承下来的盛情暖意。

当然,商家会说,所有东西都有个价,泡茶、斟茶、端茶、洗茶杯都是时间成本,最麻烦是客人个个慢斟细嚼,所占用的坐位就少做很多生意。再说,茶餐厅冻饮也要加钱,还有,酒楼茶芥也收钱。所以说,一切都是假值优次的问题。先说酒楼收茶芥钱那瓣,这其实是入座基本收费的手法,完全没有不上茶的意思。他们就是明白座位的价值,入座就收"入场费"--俗话说"净饮双计"就是这个意思--就是说,酒楼餐馆里,就是你不想喝茶,钱还是照收的。酒楼伙计待客第一句话就是问客人:开壶什么茶?

麦当劳餐牌上写明:笑容免费奉上。我们所奉上的,应不只笑容,而是一杯能体会客人舟车劳顿,精神紧张的一口清茶。价钱?在其他地方赚回来吧; 倘若客人感受到店家的诚意,哪有不"再次光临"的呢?

2013年8月17日 星期六

羊笑我


羊笑我從梅里雪山腳下四出奔走,不像牠
低下頭把草吃個夠羊笑我出走瀾滄江畔讓妻子在記憶裏打理農活兒是種青稞、麥子還是甚麼的?妻子問。甚麼都不種,我們種葡萄,我說。葡萄只能種一次,可以不?妻問。葡萄能釀酒,你看酒廠都快來收了。就這麼樣生而能活了羊笑我

羊笑我,駕着十多萬的TOYOTA越野王,披晴戴雨超星趕月羊笑,
我去不了阿里上不了珠穆朗瑪峯還要被交警限時、限速羊笑我
明明「主動」「自覺」領取限速證了,還要被罰款

六周歲的兒子問︰你怎麼去不了阿里,上不了珠峯?我說︰因為這屬於西藏地區。
我們不是藏族嗎?
是。羊笑我
可是我們是雲南藏族
不是西藏藏族
羊抬頭 笑我

Aru!我在往拉薩的路上客人明天回香港了,很快可以回家。
你每天開車十幾個小時,披晴戴雨
超星趕月,累不累?
不累,318 國道好走得很!
那是打仗用的路,好走得很
開車坐着開,不累,不累,不累
總比拍車窗要錢好
總比拿着假化石、琥珀
央求人買好
總比拉着大癯狗尊稱
藏獒(羊忽然大笑)招遊人拍照好
總比抱着滿歲孩子和其他男人合影好

自從亂過以後西藏發展好快香格里拉也是川西也是

說着說着
我對着雅魯藏布江的人工植林
哼起歌來
羊低頭咀嚼 沒笑
兩輛摩托車風馳而至
把羊群趕在一起
羊排隊 橫過318國道
穿過無數的樹
和電綫桿
回家去了


2013.8.17

2013年5月23日 星期四

獨眼龍


 那隻獨眼仍然是恐懼的由來,幸好他沒有塞進眼眶,只掛在脖子上。我在攤檔前駐足了一會兒,他捏這拈那,忙來忙去,可是動作總是那麼微小,十足個微型架太極宗師。“要咩?”我從那密鋪著圓形電池們的小玻璃櫥窗回過神來:“我想換電池”。他氣定神閑,卻並不收架,捏這拈那,忙來忙去。我遞上卡西歐手表,內心有點尷尬,它耷拉著,像主人般筋疲力盡。宗師終於瞄一下它,架式依舊運轉,氣息沒被擾亂,鬍子黑白兩道,混和在一起:“哩個三十文。” 我閃過只幫他買電池,省下手工錢的念頭……算吧,請宗師飲茶也榮幸。他接上空白:“好吾好?” “好丫。”宗師野馬分鬃接雲手,帶過我的卡西歐,放在他亂七八糟的小工作臺上。哈!兵器上場了。路人看到宗師認真起來,我瞅瞅路人,顧盼自雄。小螺絲批鑽起四顆螺絲,逐一放在一五元錢大小的兜兜裡,動作乾淨俐落,完全沒有跌落在地上的可能。他打開蓋掩,我十分好奇,朝裡邊看,一大片藥丸電池遮擋住所有風景。一陣鬱悶湧起。當然,沒有什麼陀飛輪,但總是人間神品,內裡乾坤未能一睹,實在可惜。宗師擱下小螺絲批,換上小鑷子。誒,哪來的鑷子?工作臺最多只有個一平方尺大小,上面少說有三、四十件小兵器,橫橫豎豎交疊著,兵器面頭還散亂地鋪蓋著十來隻不同款式的表面,應該是他的實驗標本吧。鑷子伸進去,電池被夾出來,隨即往臺面一扔,左手同時抽了一排新的同型號電池出來。核對無誤後,拇指撕開封紙,鑷子從食、中指間旋轉回來,一夾,一抽,一插,小電池已妥善安置在卡西歐裡了。宗師舉表齊眉,睥睨螢幕,在蓋上底蓋前確認電池和卡西歐匹配。他不發一言,鬍子繼續鼓吹著,再次放下手表,蓋上棺蓋,插上四顆螺絲。螺絲極小,宗師舞動小鑷子,夾,插,擰,真沒有一個多餘動作,四個小夥子安然歸位。宗師似乎不大滿意,換上大一點的螺絲批,在它們頭上加力擰緊,方告功成。
 我十分感激,一隻長眠半年的手表再次蘇醒了。宗師滿不在乎,遞給我手表,我給他錢,禮成。他繼續攻打手下亂中有序的四方城。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評《屠龍記》


        開筆的時候想到用飲食來做例子,忽然想到永記茶餐廳已經結束營業了—這只是劇本裏的一筆—雖然表面上只反映大集團蠶食小商戶的現實,事實上也是從另一個側面窺見「癌細胞原是好細胞,病變了卻反過來破壞其他好細胞」的戲劇主題。有特色的小餐廳為甚麼相繼結業?一方面是租金昂貴,大集團以低價進賤貨,驅逐了還價能力低的小商戶;另一方面,我們要問一問,本來的飲食行業,有沒有堅持精益求精,製作美味健康的食物。關鍵是當受眾漸漸失去辨別、鑑賞能力的時候,自然不願意吹毛求疵,用高昂的價錢,去換取優質的食物。觀乎香港人願意以幾倍的價錢購買有機食物,可見如果有得選擇,質量貴而價錢高的貨品,還是不乏支持者的。
        對茶餐廳的小老闆講專業可能陳義過高,那麼律師呢?《屠龍記》刻意以律師這個專業作為副線,襯托戲劇藝術,指出即使如律師行業裏也有人放棄公道和正義的崇高理想。一個角色的身分設定很有意思︰「DavidMia代表律師,具備大律師資格的事務律師」。打不打官司不重要,最重要是在短時間內賺最多的錢,在香港再沒有好得過做樓契的了。戲中的DavidPatrick「不幸」接了這宗誹謗案,力勸當事人雙方MiaHarold庭外和解,期望儘快解決這盤勞而少功的「生意」。在第七場A〈最後的談判〉裏,David忽然大發雷霆,大放厥辭(包括一大堆粗話),暴露了這些專業人士尸位素餐的卑鄙形象。司法界的朋友看到這裏不用生氣,編者只是借這認受性高的行業來泛指一切行業。最後David下場前的叫喊︰「Move on!」更見香港政治經濟生態的隱喻—「向前發展」變成一切意識形態紛爭的擋箭牌。編者對這種金錢產值掛帥,一味向前發展的不滿已形白熱化。
        律師既然如此,表演藝術又何嘗不是呢。HaroldMia本是同事,合作泡製過專業而高質素的演出,後來Harold明白通俗的路更易走,故作高深的作品曲高而和者少。Mia對於Harold走了一條譁眾取寵、等而下之的路不以為然。Mia這角色本身就是這種擇善固執者的化身,罹患絕症,說明目前孜孜不倦地製作好節目的劇團,最終也會被同行中的不良分子蠶食至死。黃詠詩要說明的就是溫水煮蛙的道理。當然,所謂通俗(Harold的《串親被人打鑊甘》應該幾近鄙俗)更能吸引忙碌有壓力的香港人,可是連排練不足的作品也搬上舞台,導演卻忙於交際應酬,這是Mia這位堅執的「寫了一篇劇評的文字工作者」所不能接受的。
        鄧樹榮說過︰「任何一種文化藝術活動都有五種屬性:一、藝術家個人的自由表達,這亦是文明社會的核心價值;二、群體活動,意指一種包括創作團隊,投資者/主辦者及其他相關持份者的集體活動,實現某種共同確認的價值觀;三、一種審美,藝術,人文,歷史的教育及社會服務的工具;四、娛樂;五、經濟活動。無論一個作品怎樣定位,這五種屬性都會出現,只是比重不同而已」(〈戲劇教育與戲劇勞動力的配置))其實雅與俗之論爭自古已有,被視為雅的,格調和技藝水平較高,卻總是小眾玩意;被視為俗的,一般都未能入流,卻旨在吸引普羅大眾。不過筆者同意,如果行業工作者本身都放棄精益求精,不追求突破前人的境界,只是運用專業術語蒙騙受眾而從中獲利,這樣,觀眾的水平只會越來越低,最終離棄劇場。我們的流行樂壇已然如是,舞台表演準備要步其後塵嗎?
        劇本的收筆絕妙︰Mia回憶觀看《Cats》的美好經驗,唱︰「Memory……//」,刺痛了Harold,他打斷︰「//Shut up!」戲劇戛然而止,演員也不謝幕了,留下空台一個。劣幣驅逐了良幣,也驅逐了藝術創作。

場次︰2013/3/16 3:00 p.m. 香港大會堂劇院

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

評非常林奕華《三國》


 還記得宣傳海報上還未將是次表演的主題定為What Is Success?入場後,場刊和字幕機上醒目的出現,令觀劇的思考有了準繩。雖然觀賞者各有各的心思,然創作班子有的放矢,謙卑提問,實屬藝高而膽大的表現。
 《三國》原來是一個歷史的大課堂,由三個男老師講授《三國演義》,所教的是一眾女學生。老師強調我們每一刻都和歷史分不開,這一刻所做的,已成下一刻的歷史。讀歷史是為了今天,讀通歷史是為了今天不犯錯,不重蹈前人的覆轍。老師想向學生介紹傳統,卻又明白學生嫌歷史悶,便想出角色扮演般的教學法,讓學生投入其中,明其道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惜,這卻是老師的一廂情願;學生以新一代的思維代入其中,用心扮演,卻仍然摸不透古人的心思;兩代的矛盾,爆出不少笑料,我們在台下看着戲中戲,會心微笑之餘,明白人心不古。
 現代人講求快速、即食,不願意付出古人所付出過的耐性。《三國演義》裏出現許多「三」字︰「三國」、「桃園三結義」、「三顧草廬」、「三氣周瑜」……「三」成為成功的魔幻金鑰。學生在演繹「三顧草廬」時,假扮劉備的問︰「請問劉備先生在嗎?」假扮諸葛亮的立刻答應︰「好吧!走!」氣炸了老師。只有代表傳統的老師才明白,故事是要講述精誠所至,才可以感動對方,令孔明在隆中對中交付光復漢室的藍圖。諸葛亮借東風歷來被神化,聰明而反智的學生都不願相信,老師感慨道出︰關鍵不在借東風,而在觀察。諸葛亮是通過日積月累對天文的觀察,才可預測東風的到來,那是科學,不是神力。臉書博客文化,讓人耐不住被人無視,無所不用其極地吸引其他人來關注自己。化妝拍照、更新感言、轉載譁眾取寵的圖文等,無不反映一種看看我好嗎,喜歡我好嗎的歇斯底里。換言之,今天的成功,似乎就要看能吸引多少眼球了。重說話不重聆聽,重呈現不重觀察的新文化,看來是「老師」最看不過眼的了。
 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是斬華佗一段。華佗對曹操說︰你殺的不是華佗,華佗不會死。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華佗這個人,你殺的是你自己的過去。這表面上指曹操殺呂伯奢一家這件事,實際上泛指曹操幹過的許多壞事,以至一切他過往失敗的事情。這段令人細想,人都有其敵人,或在平時經常口誅筆伐的事情,這會否都是我們埋藏內心深處的陰暗面?甚或都是我們幹過的,或認同過的,卻在成長過程中廢棄掉的回憶或價值觀?那麼要成功,就必須講得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豪情壯語,這種似是而非的個人律法,為天下許多不擇手段者提供了要成功就當這樣的藉口。台上一眾美女演員輪流用多國語言講出「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句話,每說一句,觀眾給予一次掌聲,除了對她們的語言天分表示讚許外,也覺得她們仔細玩味這句奸雄名言無聊可笑。盜亦有道,奸人也有奸人的成功之道。最令人心寒的是,哪來那麼多盜賊和奸人呢?是他,或許也是你和我。
 臨近尾聲,投影播出山水畫和宇宙繁星圖,而演員置身其中,有點滄海一粟的意思(忽然想起《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曹操徐徐朗讀出他的大作《短歌行》……青青之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嗷嗷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首詩在教科書裏說是渴望賢者襄助之作,編劇細究其內心感受,認為曹操當時由於沒有知音,實在空虛寂寞。三氣周瑜那場,周瑜也面對類似處境,他被指「沒有朋友」,被活活氣死了,留下「既生瑜,何生亮!」之言。(自感)成功者,往往容不下不服自己,或比自己聰明或有能力的人,他們都被「殺掉」了,身邊又怎會有知我者?所謂的朋友或同志,只是願意執行自己意願的「庸人」I
 最終司馬炎得天下,雖然無人關心,卻可能意味住冷眼旁觀者,可獲得最後的勝利。話說回來,這種勝利,是否代表今天男男女女渴望的Success
 擱筆之前,筆者推薦諸位讀者留意莫言的劇本《我們的荊軻》,當中有類以的思考。


評論場次︰2013112日下午230
(本文刊載於Art Plus 2013年3月號)

網圈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