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溝通」時,學生普遍出現東拉西扯、不着邊際、推論不完整、說理不周詳等問題。這往往是難以達到3級的原因。
出現這個現象是因為學生太習慣「作文」;而「作文」太習慣用「腦圖」來激發對「命題」的聯想;而這些聯想,往往是浮想聯翩,未存在因果邏輯關係,也不等於考生已具備說明這些意念的能力。
所欠缺的是組織意念和默念(在心裏練習說明)的過程。作文的準備時間,根據經驗,最多可以延展至半小時,可是口語溝通只有十分鐘,所以,思考方法應有不同。
今天先談「前提」。前提是提出一個理由的先決因素,是因為有了這些因素,所以確立往後的談論空間和指向。這樣解釋,學生通常不明白,換一句話說,就是「為甚麼有這個問題?」。我建議,首輪發言,大家即便努力處理「為甚麼有這個題?」就可以了。
譬如說︰現在政府要向每一名DSE考生派發一個蕃茄,你同意嗎?
為甚麼有這個(荒謬的)問題?
考生營養不足?蕃茄有甚麼營養素?是不是只有蕃茄才可以提供那些營養素?
考生是甚麼人?有甚麼需要?考生有多少個?資源是否足夠?派、不派、派一部分的優劣各是甚麼?
政府的功能是甚麼?
只要逐個問題處理(說明)好,莫說首輪發言,連往後的討論都可以有條理地發展下去。
對比真實的考題︰「有人說︰大學教育應該普及。你同意嗎?」
為甚麼有這個問題?
有這道考題,可能因為︰現時大學教育不普及,有人怨聲載道?有人失業?有人薪水低?城巿發展慢?人民素質低?……
大學教育(高等教育)的功能是甚麼?令人的素質從哪幾方面有所提升?沒有大學教育,是否提升不了?
學生有甚麼需要?大學教育滿足他們哪幾方面的需要?除了學生外,是否也滿足了其他人的需要?每年考大學的學生有多少個,資源是否足夠?假設足夠,有沒有反效果?
投入資源或回報,可能是大多數人關心的問題,可多些學生修讀大學課程,和金錢收入,有沒有正相關?
資源是否一定由政府支付?調動民間資源、用者自付,資助大學興辦自負盈虧的課程,讓想讀大學而有相當能力(成績和金錢)的學生入讀大學,是否可行?
想出這些個問題不是空穴來風,不需驚人的神力;只需始於解釋題目中的重點字眼,想想為甚麼有這個問題,訂立前提,鎖定論述的方向。問題自然一個接一個地衍生;終於踏踏實實回答這些問題。
能夠走穩這一步,已經有妥善溝通的條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