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時候,爸爸便教我「一日為師,一生為父」的道理,那時是以學生的身份聽教的;但更有意義的,是當上教師後,一直把這句話奉為行事準則。
社會今時不同往日,真正珍惜師生關係的人可以說不少,但是因為種種芥蒂,種種無謂的隔膜,師是師,生是生,課室漸漸成為畀面派對場所。遲到缺席,睡覺吃零食都自由自在,打鈴過後,觀眾紛紛離場,下面的感謝您為我用力演講,上面的感謝你沒有當面睡着,專心聽講了一段時間,阿彌陀佛。
這種不滿意不知積壓了多久,由忍受轉化為接受︰是這樣的了,世界是這樣的了,以前的情況是階級,是陳舊,是封建,無用,無效,無謂的了。曾有人教導我︰「你要永遠記住,亦師亦友,永遠是師先於友」我記住了,不過我更多是考慮「為父」的誡條,因為為父本身就要時而為師時而為友。為師為友為父為師為友為父……想來想去,做來做去,越來越不切實際,看來很快要重新入讀教育學院,學習穿西裝、翹着手、造型時髦,起個K. Wan的名字,把照片鑲在各大巴士背後更見實際。
初出道時,還有種班主任的感覺。那時一班一個班主任,和帶的班榮辱與共,閉門一家親。後來越來越變態︰甚麼雙班主任制(互相補足?)、甚麼小班教學(竟有學生是自己沒有教的,卻被稱為他們的班主任),總之為了某某原因、某某制度、某某目的,竟逐漸忽略以身為範的道理。學生要成長為人,卻欠缺身教,欠缺大量人生經驗的分享,欠缺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的示範,無論灌輸多少知識,都難以融會貫通,通情達理。
當我逐漸忘記何謂班主任時,今天,居然意外地重拾這份感覺。
擁抱一班仔仔女女,重新實現人與人的真實相處方式,滿足情感需要,拉近師生關係。
倘若這份信任和愛護永遠存在,課室就成真正的桃花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