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問,為甚麼我們沒有向學生派發一本「詞匯大全」之類的大補丸。這位家長甚有見地,明白學生的詞匯貧乏,影響語文表達之餘,也因此難以提高作文的分數。
就這樣發一本給學生,十分容易,不過肯定沒有甚麼效果,原因是︰一,學生沒有興趣死讀脫離了文章的詞語;二,生吞活剝,不易消化,學生難以妥善運用。
精研詞語是絶對有需要的,不過「詞語簿」要自己做!
前提一︰詞語簿裏面的詞語,都是提取自曾閱讀過的文章。閱讀文章越多,詞匯簿的質量越高。
前提二︰詞語簿是每個學生自己做的。原理是︰學生為甚麼會選那個詞,有其非常個人的原因。下面會談及選詞的原則,讀者將明白,每個學生手上的那本詞語簿,是最適合他自己的詞語簿。
***兩大選詞原則***
一、陌生度(學生認為陌生就陌生)
二、常用度(學生憑自己的語用經驗猜想)
兩個原則要平衡,陌生度和常用度都相對地高才收錄。
舉例︰「沉默」這個詞,不陌生,但很常用,不收。
舉例︰「木訥」這個詞,陌生,而常用,收!
舉例︰「瘦削」這個詞,不陌生,但很常用,不收。
舉例︰「清癯」這個詞,陌生,而常用,收!
舉例︰「騞然」這個詞,陌生,也未必會用,不收。
舉例︰「凌遲」這個詞,不陌生,卻不常用,也不收。
有一種也可以收錄,就是常聽到過,就是不會寫,例如「憂鬱」、「耿耿於懷」、「重蹈覆轍」、「捉襟見肘」等等,同樣符合「陌生度(寫)」和「常用度」俱高的原則。
強調,常不常用,陌不陌生,是詞語簿的物主自行決定的。關鍵是他要用心選擇,旁人那怕是老師父母都不能說三道四,因為這是最適合該生使用的。
***使用方法***
1. 每天(最好)(初中生每星期做一次也不為過)閱讀一篇詞匯量豐富的白話散文。(閱讀材料請向老師咨詢)
2. 從中提取14-20個生詞,記錄在「詞語簿」裏,最好同時記錄音、義、用法和例句等。
2. 再從中精選7-10個生詞,用螢光筆標示,在最近一次寫作功課裏「膽粗粗」試用。用錯了,老師一定會告訴你,用得好,考慮下次再用。為甚麼是7-10個?第一,負擔不用那麼重,習以為常最重要;第二,目標為本,寫作卷考生一般寫作一篇大約一千字的文章,有7-10個運用良好的生詞,平均分佈在整篇文章裏,足以令閱卷員刮目相看,打一個好的詞匯分。
3. 下次再閱讀另一篇散文,又選14-20個生詞。現在「詞語簿」裏的詞匯量已達28-40個。
4. 在這28-40個生詞裏,還是挑選7-10個「佳麗」。這是一個精益求精的過程,還是覺得好的詞匯,照選可也!甭管老師看膩了,向他解釋,你偏愛這堆詞;相反,試用效果欠佳者,立刻淘汰。例如「憂鬱」,已經記得怎麼寫了,用出來也沒有甚麼力量,便讓它坐冷板凳,換另一大將上場。
5. 選秀,試用,選秀,試用,周而復始,學生將獲得一批常用而經過考驗的詞匯,直到DSE的一天,派它們上場,展現台上90分鐘。
**注**
1. 7-10個只是一個「保三」的要求,如果進展良好,可以適度加碼。
2. 以上各個步驟,攻考試奪分數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可培養出選詞用字的真功夫!
3. 以上的方法,我試用過很多次,多數學生可以令下一篇作文脫胎換骨,越高年班越明顯。也有失敗案例的,有些學生閱讀時不認真、選詞時不嚴謹、沒有持之以恆地在功課裏應用、過幾天詞語簿也不見了……仍然沒有效果的。
************文言文也可通過做「文言文詞語簿」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分另一本簿做。由於原理相似,筆者不開另一篇文章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