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迷失某地

 不知何時開始,挺喜歡慢節奏的電影的。今天幸得朋友們介紹,看了Sofia Coppola的《迷失某地Somewhere》舒舒服服地過了一個愉快的晚上。
 電影呈現一個新晉影星的私人生活。影星馬高名成利就,終日忙於連串的拍攝和宣傳工作。循環不息的工作+生活慣性讓個人迷失。影星其實只是個「成功」的象徵,一個成功人士還缺甚麼?當經常獨處的時候,便可能明白俗世的虛無。擁有得越多,便越不理解往後該要做甚麼。
 前妻無聲消逝,把十一歲的女兒交托給自己照顧幾天,這成為主角思緒的轉捩點。他不再孤獨,不再糜爛,不再沉淪,開始摸索責任和生活的意義。他享受與女兒共度的天倫之樂,他沉醉於對自己價值的再發現。
 誰知道,照顧女兒生活所需,陪伴女兒玩耍,甚至給予女兒愛和關懷,何嘗不是人們常態的循環?當一個人忽地產生存在和自我的意識時,恐懼便由四面八方隨之而來︰我是誰?我在做甚麼?我在哪裏。主角在女兒離開後,再次面對孤獨;被曇花一現的歡愉沖昏,自我懷疑面臨沸點,只好聲淚俱下地拿起電話求助︰「到底我能做甚麼?我一事無成!你能過來陪陪我嗎?」這脆弱的呼號出自一個成功名星的口中,不禁令觀眾也自我拷問,到底還未望及成功的追逐者,每天每晚,在追逐甚麼呢。
 電影還是積極的。主角最後選擇離開代表公務的酒店,駕駛法拉利到巿郊,下車獨行。提醒拔車匙的訊號噪動不安,他孑然不管。按所謂常理,明星不應出走、法拉理跑車不應停在無人郊區、高速公路上容不下行人、遙遠的目的地不應用愚蠢的方法—一步一步邁進的……不過此刻,他微笑了。電影意味「打破常規」是尋回自我、發現存在、重獲自在的方法。
 活在資本主義創造的物質世界和互聯網創造的第二生命裏,一切個性和生活意義都被人強行陶塑(就如主角馬高常被經理人吵醒安排做這做那一樣),在人們以為自己在理所當然地享受的同時,當人們在為獲得舒適高尚的生活而驕傲時,當人們以勤奮換取自由而沾沾自喜時,「我」在不知不覺中失卻,迷失於某地之中。

http://hk.movies.yahoo.com/trailer.html/trailer.html?id=mcl_somewhere

網圈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