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麗江古城



家家流水

穿堂過室 點染出蠟布的普世風采

戶戶垂楊

迎東巴老樂

擺出嘻哈舞姿

向晚的青石板路搖曳

披星星戴月光

阿詩瑪說歡迎光臨

我為你歌唱萬水千山總是情

玉壺光轉

麗人穿梭火樹之間

爭先把河燈投在金帶上

流水荷載無限的情誼幻化

漂吧

三伏天過

木屋映襯乾冰煙霞

濛濛淒絶

星雨照例打敗無數花瓣

殘紅混和汙泥

Café老闆一把鏟起來

在四方街繼續


招來四方客








玉龍在天 觀照

百家小城 有時震動

未撼納西迷宮

兒子,當全世界人死後

你便領着這筆遺產,好好活着!

 

                世界人上

第二次教育革命

 看罷張卓玉著的《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義的回答》,不得不擊掌佩服。香港講的人多,真正完全了解和勇於實行的教育者卻屬少數。從這個角度,也要讚一下香港教育當局裏某些人士推行人本教育所施予的力度,儘管行內質疑的消極聲音眾多。
 這本書提出一個對我來說挺嶄新的角度︰教育不應只強調未來。
 以往學校一味着重學生的未來,所指的尤其是職業上的未來。着重未來本不是問題,但如果要犧牲現在,那就有問題了。以前的操練、苦幹、「勤有功,戲無益」、高度着重考試成績、老師連番單向灌輸而不重視學生自主學習、「今天付出,明天收穫」……全部都是犧牲現在,實現未來的做法(這裏沒有說操練沒有用,但必須讓學生明白其作用,認同並且樂於看見因之而至的進步)。以前的做法,的確有不少謬誤,一方面我們沒有權利犧牲學生當刻因學習而得的樂趣,而發展一些主要為制度服務的所謂能力。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肯定,犧牲了學生的現在,是否就可以換來我們心目中的未來。事實上有太多否定的例子。再講,收穫和付出並置,是否就不能達到以前的果效?這問題應該給予更多論證的空間。
 以往我雖然認同並奉行人本教育觀念,卻未曾從現在和未來的想法論證過。
 這種想法,非常科學地回應學生的心理。
 只有喜歡,認同,才有真正動力。這是人的本性。多少次我看過這樣的課堂︰三分之一人打瞌睡,三分之一人失焦分神,三分之一人硬着頭皮「認真」聽講。再回想,學習的本質是滿足好奇心,教育就是有機地讓學生的好奇心逐步被滿足,那應該是一個充滿趣味的過程;課堂不應如此淪落。
 看罷張氏從本到末的梳理,讓我對這理念更加理解,不過,書名中的「是否可能?」這問題,卻沒有好好回答。
 所指的是,理論上可能,實際上是否可能?
 不少校長都認識教育,認同教育,卻先要解決「生存」問題。
 學校要在公開試獲得高及格率、高升大學率,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讀。有超額的報讀者,學校才可以選拔較優質的學生,有較優質的學生,二高率才得以保證。總的來說,校長及教職員就要合力保住「三高」。
 考試起甄別的功能,卻只能用一至三小時考核十多歲的少年畢生的學歷所得,根本就是一個充滿規則的遊戲。這種高濃度的評核,又要有客觀可參照的標準,必然有評核不到盲點,簡言之,必然有其可操練性,也必然有其可穩操勝券,可避之則吉的「詭計」。精研「詭計」,成為全城教師(補習名師深得此道)和學生的大業。最最最可惜的是,學習(尤其是高中)最有趣味的,是對世界的科學規律的探究、人文精神的實踐和藝術感的體驗和體現中,恰恰這些都不是這種一次性考試可公平考核的。最諷刺的是這些個人成長的要素,恰恰是鞏固甚或推動城巿發展所必須的。
 到此所得到的結論是甚麼?學校不可能奉行人本主義的理想教育。
 除非,
解放公開考試,或推行多元的日常評核方法。這種解放要徹底解放至大學收生,甚至解放至僱主招聘。
 除非,
所有學校獲分配相當的學生,而且優劣均等;而教職員得到相當的工作報酬之餘,他們的工作態度仍維持積極,對教學法精益求精。
 除非,
世界的資源是無窮盡的。
……
 眼見現在教育制度漸趨理想,教師更多奉行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可是,與奉行考試主導「詭計精研術」的師與生的人數相比,仍然屬於負隅頑抗少數民族,最終戰死教場,成為這「第二次教育革命」的烈士。可歌,可敬,可泣。

網圈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