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31日 星期六

村上春樹《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甚麼》

 由於譽滿全球的《挪威的森林》即將被拍成電影,很多讀者甚有期待。很慚愧,我遲遲還未閱讀;老是覺得這是人手一冊的書,可以借,不用買。在銀川的新華書店發現村上先生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甚麼》,加上梁文道先生的《我讀》裏面介紹過這本書,便摘下,兩天讀完。
 原來這是一本談運動的書。不是談跑步嗎?是,不過村上先生對自己跑步時的觀察和認識,是不論做甚麼運動項目的運動者(村上稱自己為跑步者)皆有同感的。不是談村上先生自己嗎?是,的確是書寫自己,不過以單一項目(跑步)(或寫作)這介面去介紹自己,這絕對不是村上的全部,我以為最多是他的百分之三十。
 我反而覺得這是一本很適合文學者閱讀的書,原因有三︰
1. 村上先生經常以跑步比寫作小說。他認為小說作者需要有跑步者的的素質,而且,跑步可以鍛煉寫小說的條件(應說在天分以外,可提高的條件)。
2. 村上先生對自我感覺,包括身體感覺與心理感覺的細緻認識,非常忠實。我覺得村上先生有意反反覆覆,渴望把全部與跑步有關的感受和聯想悉數記錄下來,甚至對未來自己會怎麼想,都有記下來。
3. 所謂藍調,被稱為村上先生寫作的風格。這是一種由作者營造,由讀者感受的獨特風格。風格是不能具體一點一項解釋的形象。我認為高階的文學學習者最要緊的,是不停閱讀富有風格特色的作家的作品。以這種大量宏博的輸入去影響自己原來的慣性。

 在一個缺乏運動意識,精神萎頹軟弱,只會苦幹、Facebooking、飲食、打扮的社會,特別對於我們的90後青年—自我形象只依靠圖片來詮釋,欠缺長遠的自我追尋、認識、打造的目標,只以金錢解決問題的一代—來說,這是一本很不錯的消閒讀物。

 往下我就要追蹤《挪威的森林》了,好,先沐浴更衣。

網圈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