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班作舊詩,都有血有肉,可讀可感。
其實詩無處不在,豐富了我們的表達。剛在一邊看《小團圓》一邊聽電視,在幾分鐘內重溫了幾首詩。
首先在無線八時那古裝劇(從來不會追看)裏面有個女角忽然忿然念道︰「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沒有念出來的是「替人垂淚到天明」。這是杜牧的贈別二首之二。
看《小團圓》186頁,張愛玲寫「「『明明如月,何時可擷?』在這裏了!」他作勢一把捉住她,兩人都笑了。他忘了手指上夾著香烟,發現他燙了她的手臂一下,輕聲笑著叫了聲噯喲。」那是出自《詩經》的;後來曹操的《短歌行》裏面也有這麼一句「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在187頁︰他笑道︰「沒有人像這樣一天到晚在一起的。」又道︰「『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那是出自李太白的《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高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就是因為有詩,談情說愛都變得深刻雅致。
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悼開心樹
我喜歡這裏,因為有這開心樹!
穿紅衣的我第一次在這裏走過,本來自稱利瑪竇,終改稱紅魔鬼。
第二次深夜從這裏離開,開心樹享受着綠燈光的景仰。
第三次匆匆橫過這裏,找馮平山先生借書去。
第四次穿紫色衣服像個嬰兒般盤坐在木椅上,停一停,等候我至今的經典,枯葉喀嚓抗議,停半停也不可以。
第五次拿着黑皮燙金字封面的論文,準備交給馮平山先生,與肥老說再見。
開心樹!懂你的Cappucci, Tiffany, Oliver都陸逐離去,人會變,情會厭,從沒甚麼保險。
你不用訝異,既然被蟲蝕到這樣了,便當斂裳消逝。
穿紅衣的我第一次在這裏走過,本來自稱利瑪竇,終改稱紅魔鬼。
第二次深夜從這裏離開,開心樹享受着綠燈光的景仰。
第三次匆匆橫過這裏,找馮平山先生借書去。
第四次穿紫色衣服像個嬰兒般盤坐在木椅上,停一停,等候我至今的經典,枯葉喀嚓抗議,停半停也不可以。
第五次拿着黑皮燙金字封面的論文,準備交給馮平山先生,與肥老說再見。
開心樹!懂你的Cappucci, Tiffany, Oliver都陸逐離去,人會變,情會厭,從沒甚麼保險。
你不用訝異,既然被蟲蝕到這樣了,便當斂裳消逝。
~~~~~~~~~~~~~~~~~~~~~~~~~~~~~~
40歲大樹失救 港大「揮淚斬石栗」
(明報)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 中山廣場一棵逾40歲嘅石栗,有成4、5層樓高,都算港大地標之一。不過,樹木專家、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噚日同Emily講咗個壞消息,就係棵樹因為受真菌入侵,經過多月治療都搞唔掂,嚴重腐爛,噚日要忍痛斬咗佢。
詹教授話,3月時已發現棵石栗嘅腳有真菌入侵,出咗啲菇菇,多月來又探測又打針,日前終告「搶救無效」。佢話擔心颱風逼近,棵樹隨時會倒塌,為避免人命損失,只好「揮淚斬石栗」。詹教授好傷心,佢話棵石栗由佢讀書到家喺港大工作,已陪伴咗佢30年。
不過詹教授同時宣布一個喜訊,佢建議喺石栗附近、即中山廣場嘅中央位置種一棵全亞洲最靚、有粉紅色花嘅「節果決明」。佢話呢種樹可生長至15米高、樹冠15米闊,樹頂嘅花盛開時好似一把大嘅太陽傘。呢棵節果決明將成為港大嘅新地標。詹教授話,由於由樹苗開始種起,大家可能要畀少少耐性,等多十幾年先見到呢把「太陽傘」喇。
每日返工、放工都見到棵石栗嘅港大副校長徐碧美亦好唔捨得棵樹,話同佢「絕對有感情」。學生會內務副會長成曉宜亦話好可惜,「樹齡40年真係好難得,好多學生都喺樹蔭下活動過」。佢期望校方盡快種番另一棵樹。
40歲大樹失救 港大「揮淚斬石栗」
(明報)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05:05
【明報專訊】香港大學 中山廣場一棵逾40歲嘅石栗,有成4、5層樓高,都算港大地標之一。不過,樹木專家、港大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噚日同Emily講咗個壞消息,就係棵樹因為受真菌入侵,經過多月治療都搞唔掂,嚴重腐爛,噚日要忍痛斬咗佢。
詹教授話,3月時已發現棵石栗嘅腳有真菌入侵,出咗啲菇菇,多月來又探測又打針,日前終告「搶救無效」。佢話擔心颱風逼近,棵樹隨時會倒塌,為避免人命損失,只好「揮淚斬石栗」。詹教授好傷心,佢話棵石栗由佢讀書到家喺港大工作,已陪伴咗佢30年。
不過詹教授同時宣布一個喜訊,佢建議喺石栗附近、即中山廣場嘅中央位置種一棵全亞洲最靚、有粉紅色花嘅「節果決明」。佢話呢種樹可生長至15米高、樹冠15米闊,樹頂嘅花盛開時好似一把大嘅太陽傘。呢棵節果決明將成為港大嘅新地標。詹教授話,由於由樹苗開始種起,大家可能要畀少少耐性,等多十幾年先見到呢把「太陽傘」喇。
每日返工、放工都見到棵石栗嘅港大副校長徐碧美亦好唔捨得棵樹,話同佢「絕對有感情」。學生會內務副會長成曉宜亦話好可惜,「樹齡40年真係好難得,好多學生都喺樹蔭下活動過」。佢期望校方盡快種番另一棵樹。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發乎情,止乎禮。
「發乎情,止乎禮」這句話出自《詩大序》:「故變風發乎情 ,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是《國風》婚戀詩歌的美妙之處。後來具體指男女約會要規規矩矩。這種規矩,足見中國人類發展史中一種極複雜的經驗,既肯定兩情相悅是人之常情,為動物性;又同時明白完全縱慾會不利人類、社會發展,要克制之,為人文性。
所謂禮,是約束義的條文;所謂義,是仁的理由;所謂仁,是人的自然善性。仁不彰顯,所以有人舉義;義不彰顯,所以有人制禮;到禮也不清不楚的時候,自然有人立法。如法失去理和情的支持,最終只會淪為惡法。
今日的青年,只懂發乎情;而大人們,只懂「止(禁止)」乎禮(法),雙方矛盾激烈。大人和青年人不能溝通,是社會最危險的事,日本導演北野武早在借《大屠殺》摸索變態社會的成因時如是說。香港的家庭裏一般沒有祖沒有宗沒有師沒有道,家長孩子不明白道理尚可理解;倘若連社會上的知識分子都拿捏不準情和理的尺度,這是第二度禮崩樂壞,孔子在九泉下將二度吐血。下一代殁矣,哀哉!
其實「止」的本義為「趾」,可引伸為履行。「發乎情,止乎禮」因此可訓為以人自然而然的善性,即良心,去對待人之常情。用心感受,常易地而處,簡言之,即尊重。青年人在學十多載,匆匆而逝,如為師者令學子知悉尊重之理,屬難能可貴! 反之,如視愛情為洪水猛獸,以不清不楚的理去「禁止」,那就真的是滅人慾了!白白浪費了一個導人向善的機會,也虐殺了一撮嫩綠而正在騷動的靈魂。
人之所以為人,我們既要接受自己源自動物,明白發乎情的自然;也要為自己的文明而驕傲—人類已明顯有別於動物—因為我們懂得互相尊重。
所謂禮,是約束義的條文;所謂義,是仁的理由;所謂仁,是人的自然善性。仁不彰顯,所以有人舉義;義不彰顯,所以有人制禮;到禮也不清不楚的時候,自然有人立法。如法失去理和情的支持,最終只會淪為惡法。
今日的青年,只懂發乎情;而大人們,只懂「止(禁止)」乎禮(法),雙方矛盾激烈。大人和青年人不能溝通,是社會最危險的事,日本導演北野武早在借《大屠殺》摸索變態社會的成因時如是說。香港的家庭裏一般沒有祖沒有宗沒有師沒有道,家長孩子不明白道理尚可理解;倘若連社會上的知識分子都拿捏不準情和理的尺度,這是第二度禮崩樂壞,孔子在九泉下將二度吐血。下一代殁矣,哀哉!
其實「止」的本義為「趾」,可引伸為履行。「發乎情,止乎禮」因此可訓為以人自然而然的善性,即良心,去對待人之常情。用心感受,常易地而處,簡言之,即尊重。青年人在學十多載,匆匆而逝,如為師者令學子知悉尊重之理,屬難能可貴! 反之,如視愛情為洪水猛獸,以不清不楚的理去「禁止」,那就真的是滅人慾了!白白浪費了一個導人向善的機會,也虐殺了一撮嫩綠而正在騷動的靈魂。
人之所以為人,我們既要接受自己源自動物,明白發乎情的自然;也要為自己的文明而驕傲—人類已明顯有別於動物—因為我們懂得互相尊重。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