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0日 星期四

師傅

向來都很尊敬叫"師傅"的人,雖然只是熟能生巧罷了,不過,沒有用心的話,管你多熟手,也難歸魯班門下,被人稱呼一聲"師傅"。
今天嘗試做一件未做過的事情--光顧現代鞋匠打鞋踭。其實我也不知道要做甚麼,只知道我那雙皮鞋的外沿都磨蝕了,由於那雙鞋很貴,打算穿一萬年,眼見已磨及木頭,便不
忍心,想保養一下。
"坐低!把鞋放上檯面!"
師傅隨即拿出兩塊頗厚的膠墊,"全膠和半皮,要邊種?"
問過價錢一樣之後,我見原來那塊也是半皮,就要半皮。
"好!" 便開工。
工序:拆除舊墊,磨平踭面,塗膠水,貼上新墊,剪邊,打磨邊,打磨踭底角度﹙只是非常微小的角度﹚,髹色﹙新墊的皮邊塗上黑色﹚,最後揩擦,完工。﹙全程有專業機器幫忙,略﹚
時間大約是6-8分鐘。哇塞,如果只看那個後跟是新的一樣。又看了一次表演,經歷一次新體驗,滿分歡喜,付了鈔,穿上鞋準備離開。
哇塞!!!重點此刻才領略到----比起之前更舒服!!!﹙最後三字要加reverb讀﹚
為甚麼會這樣???為甚麼會這樣???是力學、數學、心理學還是經濟學?
150元,抵!
謝謝師傅!!x3
"多謝!"師傅淡淡然。
通常高手的回應都是淡淡然的有型。

資料:佐敦站內Groom

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

Luis vas de Camoes 詩鈔《Of that forlorn and happy breaking day》

Luis Vaz de Camoes (1524-10.6.1580) 是葡萄牙著名詩人,在里斯本出生及逝世。他的生平介紹一般都提及水他曾戀上一個皇帝也看中的女人,有緣無分,傷心非常,那個女人還傷心致死。之後,他參與摩洛哥戰爭,受到箭傷致一眼失明。他旅居至一個叫Goa的地方,寫了一首諷刺詩,遷怒了一個葡國士兵,被驅逐到澳門(哇!好近啊)。後來放還歸國,中途還遇到海難,靠一木板倖存。他終於又流落到Goa,因負債被捕,過了8年的牢獄生涯。1569年他獲准前往里斯本,皇帝給他少許養老金,本來還可過活,誰不知這皇帝駕崩,養老金也沒有了。晚年貧困淒涼,被以前一個僕人照顧,到街上行乞,勉強苟活,終年56歲。

聽起來,好像不比杜甫過得輕鬆。

今天daybreak,就選他Sonnets中一首《Of that forlorn and happy breaking day》來讀讀,由Austen Hyde翻譯成英語。

Of that forlorn and happy breaking day
that rose so full of ache and sweet devotion,
as long as hearts have yearning in their motion
let the remembrance in the world hold sway.

Only the daybreak, mottled and serene
as she peeked up to cast her lighting gaze,
looked on as one desire parted ways
with one more, never after to be seen.

Only she saw the streaming teardrops well
together, as they ran from each one's eyes,
into a river's long and widening surge.

The daybreak glimpsed the brokenhearted words
that could have turned a fire into a freeze
and granted rest to souls condemned in hell.


不論生活怎麼苦,總要能夠在苦中尋樂。
即使只是一個daybreak,起碼可以讓人喘口氣。

網圈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