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述鈴木卓也要面對接踵而至的生活困境︰父親高齡而患腦退化症,需要貼身照顧;母親仙遊、前度女友纏擾、醉駕被控、失業,最終父親逝世,妻子困於生活所逼,無奈提出在守喪49天後離婚。
話劇由父親死後的第49天,妻子逼簽離婚協議書開始,倒敘這49天當中,鈴木卓也在意念中出現的奇怪現象。他幻想父親仍然在生,並且會不斷脫皮,猶如夏蟬脫殼一般,不過每脫一次皮,父親不是長大,而是回復年輕十年。卓也因此得到和來自不同年代的「爸爸」相處溝通的機會,從中獲得啟發和感動,振作起來,積極面對未來的挑戰。
爸爸脫皮而回復年輕這個點子,極盡荒唐,幾近離經叛道,可以怎樣理解呢?一方面母親生前經常描述父親年輕時的事情,這些事情自然成為卓也悼念父親的重要憑據。如果認識腦退化症也可知道,患者雖然偶爾不記得近期發生的事,但仍然可以憶述以前的經歷;當卓也步入中年而面對種種生活的困難時,強烈渴望和同齡的父親對話,得到對方的肯定和指點。這或許是一種頓失至親而萌生的徬徨和孤寂感,也側面反映之前彼此互相依存的狀態。這種心靈的庇護猶如生活的避風港,人們卻往往不加珍惜,甚至不甚知覺;一旦成家立室,以至雙親離世,方真正體會到對方活在人間的重要性。
脫去表皮甚具象徵意義,成年人(尤其是男人)之間(父子尤甚),往往礙於身分、輩分而難以坦誠相對。父親每脫一層皮都年輕十年,這明確的表示,年紀和經歷的不同都會形成代溝,妨礙真情的傳達。其實作為長輩,有時可以放下身段,設想兒子年紀尚輕,也不曾經歷自己那年代的歷練,處事不如自己般麻利幹練是合理的;相反,作為晚輩的,也要主動理解衰老這種人生必經的歷程,也要明白老人家也年輕過,同樣走過自己的路。只有這樣,家庭便真正洋溢天倫之樂。劇中三十多歲的爸爸對年紀差不多的兒子說︰「不用怕!我去找工作照顧你,說到底我也是你爸爸。」觀眾席上無不會心微笑。因腦退化症而導致記憶功能受損,其實並不可怕,只要用心去回憶,去感受,親人還是可親可愛的。
雖然卓也最終也未能挽留美津子(其妻),然而他卻沒有意志消沉。劇情並沒有交代卓也有沒有進一步補救這段婚姻,因為這已不再重要了,卓也已經獲重生的力量—聯想起父輩年輕時期是參與大戰,駕駛雷電戰鬥機,向B12巨型作戰平台射擊的英雄人物;也知道父母的相處也是這樣吵吵鬧鬧,卻不離不棄—這等事情都鼓勵着有中年危機的卓也,讓他明白其實自己並不是獨行者,而且處境相對以前任何一個年代都要幸運。他於是振作起來,再次找到工作,過新的生活。
為了表達「爸爸脫皮」是卓也幻想中的虛境,話劇的首尾兩場(即父親死後第49天),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首場鈴木家布滿不同年代的爸爸的外殼而尾場則沒有,顯示美津子(或其他人)的視覺。鈴木卓也和美津子兩個角色在這兩場的對白、台位和動靜都是一樣的,讓觀眾恍然明白,爸爸脫皮並非現實;這樣的結構也呈現了主角在面對龐大生活壓力時的心路歷程—由開始時的自憐自卑自怨自艾,轉化為結尾時的充滿理想、自強不息。
導演和演員合力在這齣喜劇中設計了許多既幽默而又富代表性的舞台動作,例如飾演鈴木卓也的辛偉強出場時,一身跑步裝束回家,妻子問候他也不搭理,隨即便打開五隻生雞蛋,拌和牛奶一飲而盡。怎料到尾場他將整套動作重複一次,博得觀眾悲憫式的喝采,離場時仍議論紛紛。另外,當幾個年代的「爸爸」憶述雷電戰機的起飛方法時,都用手掌模仿,由低空平飛一段然後才急劇爬升,正好能鼓舞處於「谷底」的鈴木卓也做好「反彈」的準備。卓也口口聲聲說自己「我甚麼都沒有了」時,「爸爸」們也正在奮勇抗敵。結尾一架大型戰機從布景後駛出來(舞台和燈光設計真的出神入化),一群爸爸同時投擲紙飛機,成為卓也的堅強後盾,凸出劇作的主題。還有卓也前女友佐藤理沙的媚態、爸爸們的惹笑舞蹈,和他們同中有異的語氣,都是經過千錘百煉的。
面對高通脹和經濟衰退,港人難免也會遇上大大小小的生活困難,劇團將《脫皮爸爸》引介在香港上演,相當振奮人心。當美津子還是決定離家時,的確令人傷感,回頭一大班搞笑爸爸熱鬧「撐場」,振作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神,為觀眾注入一瓶又一瓶的抗逆能源。
(本文轉載自《art plus》第2期 12-2011)
編劇:佃典彥 (日本)
翻譯:林沛濂
導演:司徒慧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