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最多心事,所以們們最愛圍在一起「傾心事」。
女孩子十二、三歲就發現傾心事的樂趣,開始相約知己(被認為是忠心不二、會誠實聆聽,守口如防火牆的人)通宵傾訴。儘管第二天眼袋暗瘡來襲,睡醒後總覺心靈無比滿足。於是繼續為自己泡製大量心事,等同自己的個人形象;沒有心事,就好像不夠「型」、就沒有自己、就在社群裏佔不到位置了。所以少女的心事諸如要買到一卡通人物的新產品、赴派對該如何打扮、男朋友不愛自己(或沒有男朋友,或強行找幾個男性朋友在思想上妄想成為男朋友……)、同性異己如何不是、父母親戚如何專制、上課很悶、星期天在家很悶等等,都可以和「知己」大侃特侃。
少男也不是沒有心事,不過他們有其他確立形象的途徑,例如當球場上的米高佐敦、機鋪中的爆機聖手,所有諸如飊車、打架、串嘴、爆粗都有助確立自己的形象。他們要傾訴還是可以傾訴的,只是那個年紀語言表達沒有女生好,傾心事的樂趣也沒有女生那麼多。
總言之,這種傾心事的活動十分流行,俗稱「吹水」。
林夕說︰「所謂心事,不過是不如己意,那就是我執,執着於自己描畫的理想,一有落差,即生煩惱」。(《原來你非不快樂》)這句話在我心裏的回響很大。理想越多,有落差的機會即越大,煩惱即越多。如果每個人都如少女般,隨時身旁有一大群同樣要傾訴的知己,可成為「傾心事」的對象,這倒沒有甚麼問題,因為煩惱可某個程度地轉化成樂趣。可是有很多理想的人,一般也不愛閒着沒事,哪會喜歡閒來吹水,言不及義?
無欲無求,是否就沒有煩惱?也不見得。除非真可以到寺廟修煉,否則在塵世裏,要行屍走肉般生活,也是空虛苦悶的。
折衷的方法,或許就要討教於為韓愈取名字的高人。韓愈的名意思是向前進,字是退之,即適當時候要知所後退。我認為這還是大辛苦,煩惱依然多。大抵要到大量煩惱積聚,自己承受不了,才想到要退一步。怎知那時候已經身不由己,於是又生出許多宿命論的無奈看法。
愚以為理想要少,最好是一個。到完成了七、八成,可以由這個理想的基礎上建立另一個新理想,保持小的落差,煩惱自然在自己的掌握之內。偶然出現不到自己控制的「心事」,與人稍為傾訴一下,獲得一些安慰,又可以繼續上路。一天完成一個任務,一輩子也只是做一件事,乾乾脆脆,清清爽爽,簡簡單單。
要完全自由自在,可以想想,卻永遠不能成真,放自己一條生路吧,接受這是不切實際的吧。還是引用林夕的想法︰「在生活逼人及時行樂的大勢中,很容易令人忽略了快樂的母親,安樂。心境不能安樂,如何可保飄忽無常的快樂?」
能安,即能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