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獨角人》即將上演



若你顯露自己內在之物,你所顯露之物將拯救你。若你不願顯露自己內在之物,你所不顯露之物將毀滅你。
       
(原著小說註:語出諾斯底福音書,又譯唯識論福音書Gnostic Gospels
 

 這是一句不完整的陳述。我很無聊地想︰若不願顯露自己內在之物,那物將毁滅自己,那麼所有人一定會顯露它,然後都得到拯救。就這樣我琢磨出一個無聊的結論,哈哈哈哈哈!在狂妄的一陣訕笑之後,一陣無端的恐懼襲來倘若,人本來就陷於苦澀、窘迫、陰冷、險阻、困阨之中,而,若顯露內在之物同時會傷害別人,就是在拯救自己的同時會殘害同儕,那麼人還可以那麼舒適自在嗎?那是不是說,若然要顧全各方利益,最終人將會遍體鱗傷地活着?忽然想起《不赦島(Shutter Island)》裏的名言︰Live like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man
 

 這是一次謙卑的求教。來劇場吧!告訴我,你的想法。
 
                                              勞二︰哪有人說自己謙卑,自誇自,不知…
                                                       我︰SHUUUU


關於獨角獸

 獨角獸是至善和極惡兼具的傳說聖物。據說獨角獸的角內蘊藏劇毒,牠們的身體要過濾毒性,經常要承受着無窮的痛楚。牠們會通過用角牴觸硬物、攻擊同類母獸,甚或其他體型比自己巨大的猛獸來減輕痛苦。要捕捉這種聖獸,便要借助純潔少女的體香;獨角獸會被吸引而匍伏在少女的腳下。這時少女只要將其獨角斬下,便能捕獲聖獸。人類似乎也如獨角獸般,要掩藏天性,才能和社群(或伴侶)和諧共存;可是當天性被壓抑或泯滅時,其個體便趨向消亡。這或許是愛和恨、善和惡經常糾纏不清的解釋。好些個朋友問我,倘若這個論調成立,那麼有沒有方法改善膠着的兩性關係。心裏默然想起金庸武俠小說裏提到「欲練神功」的方法……嘴巴上嘀咕着︰方法是有,不過未必做得到。


關於改篇

 這個矛盾而苦澀的喻象是來自詹姆士‧萊斯登的獲獎小說《獨角人》。評論指這小說「精準描繪人性深處的幽暗地圖。卡夫卡式的超現實想像、波赫士風格的離奇佈局、希治閣式的心理懸疑,加上愛倫坡式的瘋人獨白,看似平靜理性的寫實敘事後,卻埋藏了一股瘋狂、激烈而殘暴的暗潮。」要在劇場呈現原著的精髓難度非常高,割捨是自必然的。左一刀,右一刀,猶如進行沒有麻藥的手術。深抽一口氣,冷靜下來,思索我要呈現的核心。

 我希望呈現一種人的精神狀態。這種人異常敏感,關注所有事情,甚至關注自己正在關注甚麼。有人稱之為緊張,有人稱之為焦慮,有人卻認為這是種非同凡響的智慧。
 這種意識似乎來自執着,執着甚麼呢?會不會是來自「在意」?「在意」卻得不到、抓不住,形成一種懸浮的狀態。人無法安頓於懸浮狀態,便勤勞謹慎地勞動,對世界宣稱自己是踏在地上的,一個人。
 這種人總有許多被隱蔽起來的東西。最吊詭的是他們總需要用「人」的邏輯去編造、解釋,以致隱蔽這種被隱蔽的東西;無奈的是不止一個人要隱蔽一些東西。當互相期許、互相利用、互相賦予對方存在價值,以致互相發生衝突時,那種人就可能不勝負荷。

 我相信這是今天都巿人的象徵︰當信念崩潰、個性被無限擴張而無法適應社會的制約時,性靈將被高度壓抑,卻又不明來由。呈現這個形象,除了要為被自我或他人壓抑的一群,找到同行者,找到共鳴感之外,我也希望對人的最原始慾望,進行一次認真的詰問。

 小說裏的人物勞倫斯‧米勒像神經緊張般處處警覺着自己的反應,而這人物的心態和行為,同時被作者詹姆士‧萊思登處處警覺着,這是他對自己的一次發現;如果這種意識被呈現在劇場裏,我的想法和震動即刻被觀眾所發現和理解。人總自以為很敏感、很聰明、有很多煩惱、隱藏了許多缺點而呈現所謂的完美,哈,總有別的人站在旁邊會心一笑,運用完全超脫的角度審視着。忽然想起米蘭昆德拉說:「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來劇場吧!讓我們陪伴人物勞倫斯走一趟。
 

                                                                        勞二︰是人家來陪你走一趟好不好?
                                                                       
 我︰你閉嘴!



演出日期及時間:12/8 (19:30);13/8 (17:30及20:00)
地點:香港話劇團黑盒劇場(皇后大道中345號上環文娛​中心8樓)
門票:全免

門票索取方法:請電郵至clchow@hkrep.co​m,註明「索取《青年導演自選作業》門票」及聯絡方法。​每人限取4張。


有關是次活動的詳情,請看香港話劇團FACEBOOK專頁。(按此連結)

網圈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