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大小

砰!
這間有
砰!!
這間有
砰!!!
這間有
通通都有
啦啦啦……啦啦

敲敲
敲敲敲
通通都有人

咦……這個可以用
爸爸!這個可以用

你等一會兒

爸爸!這個可以用

嗯……馬上就行了

爸爸,我可以開始沒有

來來來!

我開始喇?

好開始吧

殊—殊—殊—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馬場3‧28

駿駒馳騁圐圙(註)
竹子般的馬腳
被其他馬腳絆住
上面幾百磅的贅肉
加上贅肉上面的百幾磅
通通撂了下來
翻了幾翻
馬票漫天飛揚
馬匹覺得滾地難看
極了,像珍寶腸
在平底鑊裏忸怩
回憶起呱呱墜地
第一件事要站起來
學懂逃命是維生本領
馬背輾過草地
輾過其他馬匹
也輾過那位
觸目的
騎師
騎師
吻別土地
逆馬群方向快速遠去
偶爾回顧
凝望那隻
只會跑的東西!
~~~~~

註︰讀若ku1lue4 蒙語指圍起來的草場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痛定

 無論修煉多少年,對於這種事還是久久不能平伏。可能因為這是我教學的核心思想,顛覆它,等於顛覆一切;也力證了我的系統是一無是處。我不願放棄,希望真的有理想的社會。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主角小傳(第一稿)

 我從來不喜歡接觸人,最好可以躲到一個沒有人的地方……這是我的理想,每天辛勤工作就是為了這個目標。從小到大,受到不知誰想出來的「群育」標準影響,常常都要和一大班人相處。合群變成高道德的重要因素。拍集體照的時候,我總愛站在角落,當前邊的人擋住了我的臉,我便順理成章沉下去,忍耐幾個「1,2,3」的叫喊後便可以散去,那一刻解放是特別舒暢的,我明白了甚麼叫先抑後揚了!不過……揚過後未必不需再抑,當集體照洗出來後,總是聽到他們交頭接耳,說甚麼不合群,害他們拍不到一張完美的「全家幅」。真是搞笑!我的出生難道就是為了裝飾別人的的「全家幅」?他們還為我安了一個不知是褒是貶的花名—「透明人」。倘若人真的可以透明,我願意以一輩子的薪水去換取。
 為了找一份不用接觸人的差事,我把我的CV刊登在各大求職網站,誰知今天的香港,竟然容不下一個不願說話的好人!為了生活,我勉強做過幾份工︰教書、酒店侍應、網絡公司文員、寵物店醫生助理等。在還未開始教書的暑假裏,學校要我參加迎新營,又是合群的玩意,要我從高台墮落人群裏,顯示我可以多麼信任他們;除此之外還要我高聲叫喊許多代表合群的口號,甚麼「紅魔鬼,好鬼曳!攞冠軍,無弊翳!贏第一,唔失威!講合群,唔會虧!講實力,very bright!」……結果我教了兩天就辭了職,實在忍受不了千多人在一個狹小的建築物裏走來走去,見一個要打一次招呼,既多餘亦虛情假意,這是甚麼先進的文明?後來去酒店當侍應,雖然薪水少了一半,但由於我是大學生,人事部說很快會升職薪。這是後來才知道的,原來他們看中的英語說得好,可以和人客打好關係。部長說︰這是美式西餐廳,服務的方法就是溝通communication,最尾那個-tion「-唇」音還拖得特別長特別高。介紹今日特餐、問人客食物質素好不好、人家吃得最香的時候最好到每一桌聊上兩句,股票、托兒、特首、模特……甚麼都要聊得起來。對不起,美式餐廳,我受不了;有沒有日式?中式……是可以內歛一點?甚至禪式。文員,是我下一個目標,我總不信打打字的小文員也要向人交代和接觸人群。(時間到,待續)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削髮

 一班青年人在訓練營裏「剷青」,除了是為了像軍人般講求畫一和紀律,也為了顯示其痛改前非的決心;更有意義的,是對以前的自我進行顛覆和挑釁,對生活形態和美的認知作一次重新思索。不管未來花多少錢到髮型屋,僱一個如何著名的髮型師,理一個多麼「潮」的髮型也好,起碼,這些青年曾經原始,回歸天真。
 這個城巿裏的衣著潮流一向極之單調。幾年前在台北發現,怎麼所有女生都是白色貼身T恤衫配超短褲,船襪搭Converse帆布鞋?這種枯燥侷促感到底反映了大眾創藝修養的貧乏,還是呈現了他們心靈空虛,自我形像低下,而主動向主流大群靠攏的需要?時裝、髮型設計師就是神,只有他們才有主觀意志,將心中所感所想付諸實際行動,勇敢地逆陳俗的洪流而上,為美打造新的詮釋角度。及後呢?工業將此等意念以廉價的材料,大量複製,並向「沒有所謂」的庶民悉力傾銷。雜嘜成衣商抄抄抄,旺角深水步買買買。窄身、短褲、布鞋之風吹來香港,另一個台灣旋即倒模落成。不知何時時裝界開始打造「靚模(少年模特)」,更湧現男性修身美容中心,(司馬昭之心),令少男少女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率先尋找到化妝品。十一、二歲修眉豐胸並不誇張,上街化妝、穿高跟鞋、挽Gucci、LV已成指定動作。真恐怕未到老年,她們已如夏蕙姨般,只敢承認自己上了妝的樣子,卻忘記本來的一「面」。
 今天在試場監考,一百多個考生中有四十來個男生,竟然「頭頭是道」,每個髮型都一模一樣︰長、亂,前面有一大幅(用綹這量詞還嫌不貼切)劉海兒,偶爾為了展現自我可選擇由右往左梳,或從左往右撥,反正效果是一樣的「美」;相信不管人數多至一千一萬人,情況無異。
 有幾個學生在營後後悔︰為何連自己的頭髮也保不住?責怪自己背叛了個人意志。不過要問的是,本來那個意志到底是不是自己因應個人修養、性向、興趣、創念而生出的意志?
 儘管真的後悔,但肯定「剷青」時是因應某種理性的原因和決心的;和從前的隨波逐流相比,已值得(為此勇氣和爽快)(借凱儀語)拍爛手掌!雖然在回歸校園這個俗世時,因顯得格格不入而不爽,何不正面面對,藉頭髮未回復「原貌」前,認真思索美的真義?
P.S. 壯士們真的很帥很有氣概,有機會再一起爽一次!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讀《小團圓》筆記(一)

《小團圓》張愛玲著 皇冠文化出版公司

 我不是張學學者,不了解張愛玲的家庭成員,讀小團圓特別吃力。張愛玲喜歡「打花章」,句與句之間沒有邏輯關係,但當讀了幾章後,拼貼起來,自然恍然大悟。
 太可惡了,就因為這樣,我已經第三次閱讀第一章了,終於有了比較清晰的眉目,中了玲玲的詭計。
 如果有讀者像我對張氏的了解一樣的淺,而又準備讀小團圓的話,必須先了解蕊秋即二嬸,即九莉的媽媽,由於過繼給大房,所以九莉和她弟弟自小叫二嬸而不叫媽媽。九莉父母離婚,父家姓盛,母家姓卞。蕊秋和三姑(即楚娣),在九莉眼中有種曖曖昧昧的關係。(待續)

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母校

 「我為母校感到光榮,也希望母校同樣為我感到光榮」學生在訓練營中如是說,這同是我的想法。我的一切,除了來自父母親外,就是來自母校。「一切」一點也不誇張,現在執起教鞭,才意識到,自己的許多價值觀和行為模式,都是母校的老師們有心地賜送給我的,沒有這些種子,我甚麼也沒有。
 如果只容許我用一句話去概括,崇真小學給予我基督教的人道主義精神、筲官給予我「真理至上」的接受態度、兩大給予我立於社會的智慧和勇氣,感謝母校!

 今天有筲官有心人組織校友回校足球友誼賽,校友們盡興而歸。
 由於天雨關係,今天穿上白飯魚,這確實是硬地足球的最佳拍檔。(街頭文化結晶,哈!)
 左邊是通往足球場的樓梯,右邊是電梯,二者皆是新建的,異常陌生。
 花園中的水池,安裝上換水器,以前水是髒的,但養了金魚。那幅壁畫和水池搭配起來有點歐陸感。
 學生會終於有個家了。還記得以前建立「真黨」,撈了個副會長來當當。

 以前是體育聯會的主席,籃球隊的負責人,這些角落,面目全非,但回憶處處。
 更衣室可以洗澡了;長櫈改成木的;尿兜變尿槽(很多女性朋友看不出這是甚麼東西)。

 希望他日在母校和更多的校友重敘。

2009年3月7日 星期六

為父

 很小的時候,爸爸便教我「一日為師,一生為父」的道理,那時是以學生的身份聽教的;但更有意義的,是當上教師後,一直把這句話奉為行事準則。

 社會今時不同往日,真正珍惜師生關係的人可以說不少,但是因為種種芥蒂,種種無謂的隔膜,師是師,生是生,課室漸漸成為畀面派對場所。遲到缺席,睡覺吃零食都自由自在,打鈴過後,觀眾紛紛離場,下面的感謝您為我用力演講,上面的感謝你沒有當面睡着,專心聽講了一段時間,阿彌陀佛。
 這種不滿意不知積壓了多久,由忍受轉化為接受︰是這樣的了,世界是這樣的了,以前的情況是階級,是陳舊,是封建,無用,無效,無謂的了。曾有人教導我︰「你要永遠記住,亦師亦友,永遠是師先於友」我記住了,不過我更多是考慮「為父」的誡條,因為為父本身就要時而為師時而為友。為師為友為父為師為友為父……想來想去,做來做去,越來越不切實際,看來很快要重新入讀教育學院,學習穿西裝、翹着手、造型時髦,起個K. Wan的名字,把照片鑲在各大巴士背後更見實際。
 初出道時,還有種班主任的感覺。那時一班一個班主任,和帶的班榮辱與共,閉門一家親。後來越來越變態︰甚麼雙班主任制(互相補足?)、甚麼小班教學(竟有學生是自己沒有教的,卻被稱為他們的班主任),總之為了某某原因、某某制度、某某目的,竟逐漸忽略以身為範的道理。學生要成長為人,卻欠缺身教,欠缺大量人生經驗的分享,欠缺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的示範,無論灌輸多少知識,都難以融會貫通,通情達理。


 當我逐漸忘記何謂班主任時,今天,居然意外地重拾這份感覺。

 擁抱一班仔仔女女,重新實現人與人的真實相處方式,滿足情感需要,拉近師生關係。

 倘若這份信任和愛護永遠存在,課室就成真正的桃花源了。

網圈讀者